当前位置 :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设置 > 教学大纲 > 正文

“血液与肿瘤疾病”区段理论与实验教学大纲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07日 点击数:

“血液与肿瘤疾病”区段教学大纲

中文名称:血液和肿瘤区段

英文名称:Hematology and Oncology

   时:64= 42/4/12/6(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PBL学时/见习课)

   分:

适用对象:八年制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以授课学科顺序排列。每个学科中、英文各一本,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1.内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HomeWintrobe's Clinical Hematology

3.BONE MARROW PATHOLOGY

4.Williams Hematology 6th edition (November 28, 2000)

一、区段性质、目的任务:

性质:医学临床课。

目的任务:掌握血液和骨髓中各种血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掌握各种常见血液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种类、适应症、基本程序和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掌握肿瘤化学治疗的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二、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血液和骨髓中各种血细胞参考值和异常变化意义,掌握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血友病等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原则。掌握肿瘤化学治疗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内容要求:(具体见各章节)

第一章  血液总论(血液)

1. 造血系统组成及功能

2. 血细胞生成

3. 淋巴系统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4. 血液病概念、特点及分类  ﹡

5. 血液病诊断与治疗﹡

6. 血液病学的进展和展望

第二章   造血与造血干细胞(血液)

1. 造血的发生和血细胞生成

2. 造血干细胞的形成和分化、生物学和免疫学特性

第三章   血液检查(血液)

1. 血液常规检查的内容和意义*

2. 血液常规检查的参考值(绝对值和白细胞分类)*

3. 贫血的分度和形态学分类*

4. 网织红细胞参考值(绝对值和百分值)*

5. 红细胞脆性实验和意义

第四章  骨髓检查(血液)

1. 正常骨髓细胞学形态特点*

2. 常见血液病骨髓细胞异常改变*

3. 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结果

4. 常用细胞组化染色

第五章  贫血总论(血液)

1. 贫血的基本概念,病因诊断的重要意义,诊断步骤和方法。

2. 贫血的发病原理和分类,治疗原则。

3. 贫血的临床表现。

第六章  缺铁性贫血(血液)

1. 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2. 铁代谢及缺铁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3. 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情况。

第七章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液)

1. 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血液和骨髓检查特点。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国外分类(非重型及重型)与国内分类关系。

2.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情况、发病机理、病理改变及预后。

第八章  溶血性贫血(血液)

1. 溶血性贫血概述:定义。*

2. 临床分类:按发病机制分类。*

3. 发病机制:简述红细胞的衰老和清除、红细胞的破坏场所,红细胞破坏机制。扼要介绍红细胞在破坏后的变化;红细胞异常反应及代偿性增生。*

4. 溶血性贫血的病理生理。

5. 临床表现:重点介绍急性溶血与慢性溶血的特点及并发症。*

6. 实验室检查:有关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的检查,有关骨髓代偿增生的检查,有关红细胞有缺陷、寿命缩短的检查。*

7. 诊断和鉴别诊断*

7.1诊断:是否溶血性贫血并确定溶血性贫血的性质和原因。

7.2鉴别诊断

有贫血及网织红细胞增多者;

非溶血性黄疸;

骨髓转移瘤。

8. 治疗*

强调去除病因是最合理的治疗;

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介绍糖皮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及输血注意事项。

9. 溶血性贫血的防治

第九章  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血液)

1. 白细胞减少症的定义. *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3. 临床表现. *

4. 实验室检查. *

5. 特殊检查. *

6. 诊断和鉴别诊断*

7. 治疗。*

8. 预防

9. 预后

第十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液)

1. 概述。

2. 病因、发病机制:有关发病因素和机制。

3. 分型和临床表现 *

FAB分为5个类型,重点介绍各型血象,骨髓象特点,介绍骨髓病态造血具体表现,各型临床特点,简介WHO新的MDS分型。

4. 实验室检查 *

血象和骨髓象特点;

骨髓病理学改变:ALIP,幼红细胞岛或原红细胞增多的造血灶,网硬蛋白纤维↑;

细胞遗传学异常。

5. 诊断和鉴别诊断 *

5.1诊断依据

贫血、出血或感染;

外周血一系、二系或三系细胞减少;

骨髓至少有两个细胞系病态造血;

骨髓病理活检可见ALIP及骨髓网硬蛋白纤维增多;

除外AA,红白血病,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及巨幼细胞贫血。

5.2鉴别诊断:与三系或二系减少的疾病鉴别: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

6. 治疗 *

6.1支持治疗;

6.2诱导分化剂;

6.3刺激造血药物;

6.4细胞因子:集落刺激因子;

6.5联合化疗;

6.6造血干细胞移植。

第十一章   急性白血病(血液)

1. 白血病定义和概况*

2. 白血病分类和发病机制

3. 急性白血病 FAB分型*

4. 急性白血病 MICM分型*

5.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和特点*

6. 急性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

7.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8.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

9. 急性白血病的化疗原则和常用方案*

10. 急性白血病的特殊类型和治疗策略

第十二章   慢性白血病(血液)

1. 慢性白血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特点

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和特点*

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和鉴别诊断*

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和治疗进展*

5.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6. 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第十三章  淋巴瘤(血液)

1. 流行病学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3. 病理和分型

4. 临床表现和分期﹡

5. 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

6. 诊断和鉴别诊断

7. 治疗和预后

第十四章  多发性骨髓瘤(血液)

1. 概述

2. 临床表现

2.1骨骼浸润和破坏

2.2其他器官的浸润和破坏:

2.3血浆的蛋白异常(M蛋白)引起

2.4肾功损害

3.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3.1血象

3.2骨髓检查

3.3血液生化检查

3.4骨骼检查

4. 诊断和鉴别诊断

5. 治疗

第十五章  骨髓增殖性肿瘤(血液)

1. 概述

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1临床表现

2.2实验室检查

2.3诊断与鉴别诊断

2.4治疗

3.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3.1临床表现

3.2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

3.3诊断与鉴别

3.4治疗

4.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4.1临床表现

4.2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4.3诊断与鉴别诊断

4.4治疗

第十六章  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

1.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定义

2.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分类*

3.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适应症*

4. 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受者的选择*

5. 造血干细胞的采集

6.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

7. GVHD的预防

8. 干细胞回输和造血重建

9.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并发症*

第十七章  出凝血疾病总论(血液)

1. 正常止血和凝血机制;

2. 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3. 出血性疾病的定义和分类;*

4. 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8项筛选试验);*

5.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

6. 出血性疾病的治疗原则。

第十八章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液)

1. ITP的定义;

2. IT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 ITP的临床表现,急、慢性ITP的鉴别要点;*

4. ITP的实验室检查;*

5. ITP的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

6. ITP的治疗原则。*

第十九章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液)

1. DIC的定义;

2. DI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 DIC的病理和生理;

4. DIC的临床表现;*

5. DIC的实验室检查;*

6. DIC的诊断依据;*

7. DIC的治疗原则。*

第二十章  血友病(血液)

1. 血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 血友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3. 血友病的治疗

第二十一章  血液病常用药物(药理)    

1.常用抗贫血药物的作用、应用及应用注意事项。铁制剂、叶酸类和维生素B12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2.常用抗凝和促凝血药物的作用、应用注意事项。肝素、低分子量肝素、香豆素等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

3.常用抗血小板药物作用及应用

1)抑制血小板代谢药  双嘧达莫、阿司匹林、

2)干扰血小板活化药  噻氯匹定

3)血小板受体阻断药  阿昔单抗

4.纤维蛋白溶解药

链激酶、尿激酶、蝮蛇抗栓酶

5.促凝血药

维生素K     凝血因子

6常用升白细胞药物作用及应用

粒细胞集落生成因子(G-CSF)作用、应用、不良反应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生成因子(GM-CSF)作用、应用、不良反应

7.促血小板生成药

8.血容量扩充剂

9.常用抗血液肿瘤药物及应用

10.常用免疫调节剂和免疫抑制剂及应用

11.常用呼吸道抗感染药物及应用

第二十二章  肿瘤治疗总论(肿瘤)      

1. 肿瘤的概念;*

2. 肿瘤流行病学;

3. 肿瘤病因学;*

4. 肿瘤的筛选和早期发现;*

5. 肿瘤的分类和命名;*

6. 肿瘤临床分期;*

7. 肿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8. 癌痛的治疗;*

9. 肿瘤综合治疗原则、策略、概念;

10. 肿瘤内科学的范畴、地位和作用;

11. 肿瘤化疗的概念,化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化疗注意事项,停药指征;*

12. 化疗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理,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近期和远期及其处理,化疗的临床应用;*

13. 生物反应调节剂的种类,生物治疗的方法;

14. 肿瘤的内分泌治疗;

15. 靶向治疗及药物。*

“血液与肿瘤疾病”区段实验教学大纲

Block: Hematology and Oncology

   时:10

   分:

适用对象:八年制

相关学科:

血液和肿瘤区段实验内容总表

实验编号

实 验 名 称

学 时

学 科

实 验 中 心

1

血液检查

2

血液学

实习室

2

骨髓检查

1

血液学

骨髓室

3

出凝血检查

1

血液学

实习室

4

贫血

3

血液学

实习室

5

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

3

血液学

实习室

合计


10

血液学

实习室

实验一  血液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血液学)

1. 实验目的:

a. 学习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b. 学习溶血性贫血的检查和临床意义

2. 实验内容:

a. 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参考值*

b. 白细胞分类的参考值和改变的意义*

c. 贫血的分度和形态学分类

d. 网织红细胞参考值(绝对值和百分值)

e. 红细胞脆性实验和意义

f.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应用

3. 实验材料:

多媒体教学录像,光学显微镜,多头示教显微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网织红细胞涂片。

4. 实验课设计:

教师讲课20分钟,教师示教50分钟,学生操作30分钟,讨论或小结20分钟。

5. 实验课回报形式:实验作业

 

实验二  骨髓检查(血液学)

1.实验目的:

学习骨髓细胞形态学和骨髓涂片制片、染色

常见血液病骨髓片示教

2.实验内容:

a. 正常骨髓细胞学形态特点*

b. 骨髓涂片制片、染色

c. 常见血液病骨髓细胞异常改变*

d. 常用细胞组化染色

e. 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结果

3. 实验材料:

多媒体教学录像,光学显微镜,多头示教显微镜,骨髓涂片,染色试剂,组化染色试剂,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结果报告单。

4. 实验课设计:

教师讲课20分钟,教师示教50分钟,学生操作30分钟,讨论或小结20分钟。

5. 实验课回报形式:实验作业

实验三  出凝血实验检查(血液学)

1.实验目的:

学习出凝血实验检查项目和参考值

学习出凝血实验检查异常改变意义

2.实验内容:

a. 正常出凝血实验检查参考值*

b. 异常出凝血实验检查意义*

c. 常见出凝血疾病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d. 全自动血凝仪介绍

3. 实验材料:

多媒体教学录像,光学显微镜,全自动血凝仪,常见出凝血疾病实验报告单。

4. 实验课设计:教师讲课30分钟,教师示教30分钟,学生参观30分钟,讨论或小结20分钟。

5. 实验课回报形式:实验作业

实验四  贫血

1. 实习目的:

1)贫血的诊断和分类

2)临床常见几类贫血的诊断和治疗

2. 实习内容:

1)贫血的诊断标准

2)贫血的分类

3)营养性贫血的诊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鉴别诊断)和治疗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鉴别诊断)和治疗

5)溶血性贫血的诊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鉴别诊断)和治疗

3.实习材料:

1)典型病例

2)标准病历

4.实习课设计:

学生问诊和查体典型病例60分钟,讨论(同时分段阅读病历)60分钟,教师指导下

总结30分钟

5.实习课回报形式:实习作业

实验五  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血液学)

1.实验目的:

学习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

2.实验内容:

a. 霍奇金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类

b. 霍奇金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

c. 霍奇金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期

d. 霍奇金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e.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f. 多发性骨髓瘤的分期

g.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3. 实验材料:

光学显微镜,骨髓涂片,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及骨髓瘤病人

4. 实验课设计:

教师讲课30分钟,问诊查体40分钟,学生讨论50分钟,小结30分钟。

5. 实验课回报形式:

对病人做出诊断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