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Lemology
课程编号:CLIM400845
学 时:40 (理论学时:24 实验学时:16)
学 分:2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法医学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流行病学,内科学、外科学和儿科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李兰娟 任红.传染病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陈菊梅:现代传染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0.
3.刘光中.流行病学及传染病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
课程性质和目的
性质:传染病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主要阐述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传染病的三间分布特征、传染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传染病的防治原则,传染病的防治措施,传染病和传染源的管理,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常见的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肾综合症出血热,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
目的:传染病学重点研究传染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措施,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的研究,以求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要求学生通过此门课的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
传染病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主要阐述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传染病的三间分布特征、传染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传染病的防治原则,传染病的防治措施,传染病和传染源的管理,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常见的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对于某些在我国并非常见的传染病如新型肠道病毒感染和SARS甲型H1N1流感等新的传染病的防治也应使学生掌握。
教学基本要求
1.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讲授条理分明,重点、难点突出,适当介绍国内外新成就。
2.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总论
本章主要介绍传染病的基本内容,是学生认识传染病的基础。重点是传染病基本概念、流行特征、感染表现,临床特点及治疗。难点是传染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
教学内容
1.掌握传染的概念。
2.掌握传染过程的表现。
3.掌握传染过程中病原体和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
4.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临床特点。
5.掌握传染病的诊断及防治原则。
6.熟悉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影响流行过程的两大因素。
7.了解传染病的发病机理。
8.了解传染病区消毒隔离设施和制度,常见传染病的消毒隔离。
基本要求
1.识记:当前传染病流行特点,传染病学研究的范围;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领会:传染病发生的条件、流行过程、发病机制、病理生理、预防和传染病科的组织设置及形式。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1 |
4 |
2 |
0 |
0 |
|
√ |
|
|
第二章:病毒感染
本章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特征、流行病学特点、诊治、预防。重点是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临床分型、诊断和预防措施。难点是病原体特征、发病机理、病理生理。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教学内容
1.掌握五种肝炎病毒的形态与结构,抗原抗体系统及亚型。
2.掌握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及各型的特点。
3.掌握各型肝炎的病理特点。
4.掌握肝炎的诊断,常规肝功能及五种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的临床意义。
5.掌握各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及重型肝炎的抢救治疗方法。
6.熟悉各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7.熟悉检测肝功能有关项目;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的评价。
8.熟悉各型肝炎的预防。
9.了解各型肝炎的发病机理;肝炎病毒突变的临床意义。
基本要求
1.识记:病毒性肝炎抗原抗体系统;临床表现、分型、诊断、治疗。
2.领会:肝炎病原学分类,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病理生理。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教学内容
1.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表现和分型。
2.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3.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解剖特点。
4.熟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5.熟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鉴别诊断。
基本要求
1.识记: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定义,乙脑病毒的特点,临床表现,治疗;预防和治疗措施。
2.领会: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性特征,发病机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三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
教学内容
1.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原理与五期临床特点。
2.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早期诊断与发热期预防性治疗原则。
3.低血压与肾衰的抢救原则。
4.熟悉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合并症及其处理原则。
5.熟悉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的特点及研究进展。
6.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原分型。
基本要求
1.识记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典型的五期经过和三大主症、分型以及治疗原则;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特点。
2.领会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病理生理、解剖以及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
第四节 艾 滋 病
教学内容
1.掌握艾滋病的发病原理。
2.掌握艾滋病的临床表现特点。
3.掌握艾滋病的诊断。
4.熟悉艾滋病毒的特点。
5.熟悉艾滋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
6.了解艾滋病及其合并症的治疗。
基本要求
1.识记:艾滋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检查以及诊断。
2.领会:艾滋病的病原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及预防。
第五节 麻疹
教学内容
1.掌握麻疹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成人和非典型麻疹表现。
2.掌握麻疹的早期诊断要点。
3.掌握麻疹的常见合并症及其治疗。
4.熟悉麻疹的发病原理及病理损伤。
5.熟悉麻疹的鉴别诊断。
6.了解麻疹病毒的特点。
7.了解麻疹的流行病学与预防。
基本要求
1.识记:麻疹的早期诊断要点,麻疹的常见合并症的治疗。
2.领会:麻疹的病原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及预防。
第六节 水痘
教学内容
1.掌握水痘的临床表现特点。
2.掌握水痘的早期诊断要点。
3.掌握水痘的常见合并症及其治疗。
4.熟悉水痘的发病原理及病理损伤。
5.熟悉水痘的鉴别诊断及与带状疱疹关系。
6.了解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特点。
7.了解水痘的流行病学与预防。
基本要求
1.识记 水痘的早期诊断要点,水痘的常见合并症的治疗。
2.领会 水痘的病原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及预防。
第七节 流行性腮腺炎
教学内容
1.掌握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表现特点。
2.掌握流行性腮腺炎诊断要点。
3.掌握流行性腮腺炎常见合并症及其治疗。
4.熟悉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原理及病理损伤。
5.熟悉流行性腮腺炎的鉴别诊断。
6.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与预防。
基本要求
1.识记 流行性腮腺炎的早期诊断要点,流行性腮腺炎的常见合并症的治疗。
2.领会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及预防。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2.1 |
4 |
4 |
|
|
|
√ |
|
|
2.2 |
2 |
0 |
|
|
|
√ |
|
|
2.3 |
2 |
4 |
|
|
|
√ |
|
|
2.4 |
2 |
2 |
|
|
|
√ |
|
|
2.5 |
1 |
1 |
|
|
|
√ |
|
|
2.6 |
1 |
1 |
|
|
|
√ |
|
|
2.7 |
1 |
1 |
|
|
|
√ |
|
|
第三章:细菌感染
本章主要介绍几种细菌感染性传染病的病原生物学基础、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诊治和预防过程。重点是各种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预防措施。难点是疾病的病原生物学基础、发病机理、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第一节 细菌性痢疾
教学内容
1.掌握细菌性痢疾的临床分型及特点。
2.掌握细菌性痢疾的诊断要点。
3.掌握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原则和各型中毒型痢疾的抢救措施。
4.熟悉痢疾杆菌的分群及致病毒力。
5.熟悉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机理及鉴别诊断。
6.了解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及预防。
基本要求
1.识记:细菌性痢疾典型表现、临床分型、中毒性菌痢发病机理及治疗。
2.领会:细菌性痢疾的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特征、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
第二节 霍乱
教学内容
1.掌握霍乱弧菌的生物特性、两型的鉴别。
2.掌握霍乱各期和各型的临床特点。
3.掌握霍乱的治疗。
4.熟悉霍乱的发病原理及鉴别诊断。
5.了解主要病理变化。
基本要求
1.识记:霍乱的典型表现、临床类型、发病机理及治疗。
2.领会:霍乱的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特征、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
第三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教学内容
1.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各型特点。
2.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3.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原则及爆发型的抢救措施。
4.熟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病机理。
5.熟悉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学。
6.了解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分群及变迁。
基本要求
1.识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分型以及治疗。
2.领会: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生物学及耐药情况,发病机理,鉴别诊断,并发症及实验室检查。
第四节 猩红热
教学内容
1.掌握猩红热的临床表现和分型。
2.掌握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与发病原理的关系。
3.掌握猩红热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4.熟悉猩红热的流行病学。
基本要求
1.识记:猩红热的典型表现、临床类型及治疗。
2.领会:猩红热的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特征、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
第五节 伤寒、副伤寒
教学内容
1.掌握伤寒的的概念、病原学、临床表现类型、分期。
2.掌握伤寒的流行病学特点。
3.掌握伤寒的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掌握并发症与治疗。
4.熟悉伤寒的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5.熟悉伤寒的鉴别诊断。
6.熟悉副伤寒的临床特点。
基本要求
1.识记:伤寒的典型表现、临床类型、并发症及治疗、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
2.领会:伤寒、副伤寒的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特征。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3.1 |
1 |
0 |
|
|
|
√ |
|
|
3.2 |
1 |
0 |
|
|
|
√ |
|
|
3.3 |
2 |
0 |
|
|
|
√ |
|
|
3.4 |
1 |
1 |
|
|
|
√ |
|
|
3.5 |
2 |
0 |
|
|
|
√ |
|
|
实践环节
1.总论,实践课2学时
2.病毒性疾病,实践课13学时
细菌性疾病,实践课1学时
六、课外学时分配
章 |
内容 |
参考学时 |
1 |
SARS 病原学、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 |
2 |
2 |
甲型H1N1 流感病原学、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 |
2 |
考核方式
闭卷;考勤占10 %,见习成绩占20 %,闭卷考试成绩占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