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Preventive Medicine Practice
课程编号:JZSJ300148
学分:1学分
适用对象:侯宗濂医学实验班、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生物统计学、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学
课程性质和目的
性质:集中实践
目的: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主动发现和解决身边的公共卫生问题,了解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学科特点,初步了解和学习社区卫生与人群调查的方法和工作技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公共卫生意识和大健康意识。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基于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的集中实践活动。实践时以专业二级学科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组织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专业潜力、个性和能力,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以“主动发现和解决身边的公共卫生问题”为核心,了解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学科特点,初步了解和学习社区卫生与人群调查的方法和工作技能。课程由四个阶段教学活动组成:动员与任务布置、调研设计、现场调研和总结交流。
教学基本要求
1. 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身边公共卫生的能力。
2.初步了解公共卫生相关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公共卫生意识。
3. 初步了解和学习社区卫生与人群调查的方法和工作技能。
教学内容及安排
1. 实习时间
第六学期小学期和暑假。
2. 教学安排
动员准备,布置教学任务
公共卫生学院各学科组集体备课,全体指导教师和学生参加动员培训会。负责人讲解教学目的、意义及教学要求和安排。
调研设计(按学科分组活动)
负责者:学科组指导老师
时间:半天到一天
内容:在各学科内分小组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集体讨论的形式分组进行,内容包括:讲解教学过程和要求、文献查阅方法、论文写作技巧、选题讨论、课题设计与讨论等。讨论会后老师和学生进一步多次联系修改和确定调查课题内容。
现场调研
每一位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和调查设计独立进行现场调查,充分利用小学期、暑期完成调查、资料整理分析、论文初稿的撰写等。期间带教老师与学生保持联系给予指导和帮助。
总结交流(按学科分组活动)
下学期第一周各学科组织学生整理论文和相关材料,以学科组为单位,学生报告自己的论文和调研结果,由指导教师进行点评和修改,下学期第二周上交要求的相关材料,包括论文或调研报告(后附调查表)、学生工作日志、调查的原始表格等。
3. 组织保障
指导教师为公共卫生学院具备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以学科组为单位,每6-10名学生为一个活动小组,由一名指导教师负责进行专业活动和讨论。学科组负责人负责本学科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和全程指导,负责本学科各小组教学质量及教学过程的监控与协调。
五、考核方式
各学科组负责学生实践学习的考评,指导教师依据预防医学实践考核表进行考评,学科组负责人统一审核。按照临床医学本科培养方案,学生按要求参加全部教学活动、完成论文或调研报告、提交完备相关资料考核合格者授予1学分,不合格者必须重修,合格方授予相应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