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设置 > 教学大纲 > 正文

“呼吸系统疾病”区段理论与实验教学大纲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07日 点击数:

“呼吸系统疾病”区段教学大纲

中文名称:呼吸系统

英文名称:Respiratory system

   时:80=44/24/12(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PBL学时)

   分:5学分

适用对象:侯宗濂医学实验班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Lee Goldman MD.Dennis Ausiello MD希氏内科学.世界图书出版社,2016.

3.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4.万学红 卢雪峰 《诊断学》十二五制规划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5.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2017. http://www.goldcopd.org

6.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2017.http://www.GINASTHMA.com

7.刘长庭主编,《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治疗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ISBN:9787811162936

8.蔡映云主编,《呼吸重症监护和治疗》,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ISBN 7-5023-5338-0

9.谢强敏,方理本,张洪泉主编,《药理学前沿-哮喘和COPD的新概念及新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ISBN 7-03-011892-8

10.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呼吸病学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ISBN 978-7-5091-1367-7

一、区段性质、目的任务:

性质:医学临床课。

目的任务:

以呼吸系统基础区段内容为基础,联系肺的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及与临床药理学、影像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学、介入学科、胸部外科学、呼吸内科学等,以及PBL病例构建成呼吸系统的整合课程,系统学习与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有关的知识、理论和技能,熟悉及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及主要的治疗措施,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思维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国内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情况。

2. 呼吸系统的特殊结构及功能、诊察方法,肺功和血气检查的方法和意义。

3.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

4.吸系统常见疾病的治疗原则。

5.呼吸危重医学的发展,呼吸病学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三、教学内容要求:

第一章  呼吸系统常见症状及胸部物理检查

1.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问诊、临床特点、鉴别要点;

2.胸部物理检查的基本方法;

3.胸部骨性标志、分区及划线;

4.胸部视诊的主要内容,各指标的临床意义;

5.胸部触诊的主要内容,各指标的临床意义;

6.胸部叩诊的主要内容,异常叩诊音的临床意义;

7.正常呼吸音的特点,胸部听诊的主要内容,异常呼吸音、附加音的临床意义。

第二章  呼吸系统常用诊查技术

1.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检查目的,主要检查项目及注意事项,肺功能检查结果的判读。

2.血气分析:血气分析采血的方法、主要指标及临床意义,血气分析结果的分析及判读。

3.痰液分析:痰液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痰涂片检查方法,痰培养技术及临床意义。

4.胸腔积液的常规检查方法及结果判断,临床意义。

第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介入诊断与治疗技术

1.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适应症、禁忌症,常见并发症,检查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标本的获取方法。

2. 胸腔镜技术:

3. 肺动脉造影术: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方法及临床意义,并发症。

4. 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堵术: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方法及临床意义,并发症及预防。

第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

1.肺与纵隔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 肺与纵隔正常影像表现

3. 肺与纵隔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4.肺与纵隔常见疾病影像表现

第五章  支气管哮喘

1.支气管哮喘的定义及流行病学概况。

2.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支气管哮喘的典型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表现的识别。

4.肺功检查在哮喘中的应用及意义,PEF及其变异率测定;其他辅助检查。

5.哮喘的诊断标准、分期及控制分级,发作期的严重度分级。

6.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

7.常见并发症。

8.支气管哮喘的管理: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非急性发作期以哮喘控制为目标的管理及阶梯治疗,急性加重期的急救处理。

9.预后及转归。

第六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

2.病因、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

3.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改变特点。

4.临床表现:症状及体征。

5.实验室检查:X线征象、肺功改变。

6.COPD诊断与严重程度分级。

7.鉴别诊断要点。

8.COPD的管理: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控烟与危险因素的控制,呼吸康复治疗。

第七章  哮喘与COPD药物治疗

1.哮喘与COPD常用药物的分类。

2.控制药物与缓解药物。

3.常用药物的特点、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主要毒性反应及常用给药方式。

4.联合制剂的临床应用。

第八章  肺源性心脏病

1.肺心病的分类:急性与慢性肺心病。

2.慢性肺心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慢性肺心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4.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处理原则。

5.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常用药物的选择、应用原则,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6.急性肺心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及主要临床表现。

第九章  肺血管疾病

  1. 肺血管病的分类。

  2. 肺栓塞定义、大面积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次大面积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概念

  3. 肺栓塞的病因与发病机理,深静脉血栓在发病重的作用。

  4. 肺栓塞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5.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症状及体征。

  6. 肺栓塞常用的辅助检查:筛选检查、确诊检查。

  7. 诊断和鉴别诊断。

  8. 肺栓塞溶栓、抗凝治疗的适应证、禁忌症,常用的药物及作用特点,主要监测指标。

第十章  肺间质病

1.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概念和分类。

2.肺间质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3.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方法。

4.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

5.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实验室和特殊检查。

6.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

第十一章  环境所致肺疾病

  1. 环境所致肺疾病的分类及名称。

  2. 矽肺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 矽肺的主要病理改变。

  4. 矽肺的临床表现。

  5. 矽肺的诊断与鉴别。

  6. 矽肺的主要治疗手段。

    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感染1(细菌、病毒、非典型病原体)

1.肺炎的定义、发病机制和分类。

2.肺炎的发病机制,肺炎球菌的生物特性,分型,致病性,发病的季节性,致病力特点。

3.肺炎的病理改变。

4.各种肺炎的临床表现,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的识别。

6.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

8.葡萄球菌肺炎、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X线改变、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十三章  呼吸系统感染2(结核与真菌)

1.肺结核的病因、临床表现。

2.肺结核诊断、鉴别诊断

3.掌握肺结核的化疗原则,抗结核药物的正确使用,大咯血的处理。

4.肺结核病理变化的关系,痰的结核菌检查以及结核菌素试验。

5.预防性化疗与肺结核手术治疗指征。

6.肺部常见真菌感染的类型、危险因素、病原学及临床表现。

7.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方法。

第十四章  抗感染药物

  1. 抗感染药物的分类

  2. 常用抗感染药物的作用机制

  3. 各类抗感染药物的代表药物作用特点、抗菌谱及适应症,主要不良反应。

    第十五章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肺癌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

2.病理和分类:按解剖学部位分类和按组织学分类及其特点。

3.临床表现: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肿瘤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和体征、非转移的症状、肺外表现。

4.实验室和特殊检查。

5.诊断和鉴别诊断

6.肺癌的临床分期

7.肺癌的治疗原则、手术治疗、化疗、放疗、介入性治疗、生物缓解调节剂治疗、靶向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临床应用。

第十六章  胸膜疾病

1.胸膜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胸腔积液、气胸等的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原则、炎性胸腔积液和脓胸、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原则。

6、气胸的内科治疗原则及手术指征。

第十七章  肺的外科

1.肺部五种手术治疗疾病*

(1)肺气肿和肺大疱

(2)支气管扩张症

(3)肺结核

(4)肺囊肿和肺脓肿

(5)肺肿瘤

2.肺部疾病的手术诊断*

3.肺部疾病的手术治疗*

第十八章  纵隔疾病

1.纵膈的解剖*

2.纵膈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十九章  胸部外伤

1.胸部创伤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急救处理原则

2.肋骨骨折

3.胸骨骨折

4.气胸

5.血胸

6.胸腔穿刺和胸腔闭式引流术

7.膈肌损伤

8.气管支气管损伤

9.心脏损伤

第二十章  膈肌疾病

1.概论

2.膈疝

3.膈肌膨出

4.膈肌肿瘤

5.膈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且并且

第二十一章  器官移植概论-肺移植

1.概论

2.适应症

3.围术期处理

第二十二章  外科患者的术前及术后照护

1.术前准备

2.术中注意

3.术后处理

第二十三章  急慢性呼吸衰竭

1.呼吸衰竭的定义、病因。

2.慢性呼吸衰竭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

3.慢性呼衰的临床表现和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4.慢性呼衰的治疗原则和具体措施。

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定义。

6.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7.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第二十四章  氧疗

  1. 氧疗的目的及意义。

  2. 氧疗的方法。

  3. 给氧浓度的选择。

  4. 氧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第二十五章  危重医学概论与器官功能支持技术

  1. SIRS、MODS的概念。

  2. SIRS、MODS的发生机制及病理生理。

  3. 主要的诊断方法。

  4. 常用器官功能支持技术:呼吸支持、循环支持、肾替代疗法等。

  5. 危重患者的急救和治疗原则。

    四、学时分配表:(所有区段加入“功能模块”部分)

    (一)、理论课

功能模块

学  科

内  容

学时

呼吸疾病诊断与治疗技术

诊断学

1

呼吸系统常见症状及胸部物理检查

2

呼吸内科、

检验

2

呼吸疾病常用诊查技术(肺功能、血气分析、痰液分析等)

2

呼吸内科、影像、心血管、胸外科

4

呼吸疾病介入诊断与治疗技术(纤支镜、胸腔镜、纵隔镜、肺动脉造影、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堵术)

2

影像学

3

呼吸疾病影像诊断

4

支气管疾病

呼吸内科

5

支气管哮喘

2

呼吸内科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

临床药理学

7

哮喘与COPD药物治疗

1

呼吸内科

8

肺源性心脏病

2

肺疾病

呼吸内科

9

肺血管疾病

2

呼吸内科

10

肺间质病

2

呼吸内科

11

环境所致肺疾病

1

呼吸系统感染

呼吸内科

12

呼吸系统感染1(细菌、病毒、非典型病原体)

2

呼吸内科

13

呼吸系统感染2(TB,fungi)

2

临床药理学

14

抗感染药物

1

呼吸系统肿瘤

呼吸内科

15

支气管肺癌

2

胸膜疾病

呼吸内科

16

胸膜疾病(积液、积气、血胸、脓胸、间皮瘤)

2

胸部疾病的外科诊疗

胸外科

17

肺的外科

2

胸外科

18

纵隔疾病

1

胸外科

19

胸部外伤

2

胸外科

20

膈肌疾病(包括裂孔疝)

1

胸外科

21

器官移植概论-肺移植

1

胸外科

22

外科病患的术前及术后照护

1

呼吸危重医学

呼吸内科

23

急慢性呼吸衰竭

2

呼吸内科

24

氧疗

1

呼吸内科

25

危重医学概论与器官功能支持技术

2

合计

44

(二)实验课

学  科

实验名称

学时

诊断学、内科学

呼吸系统物理检查技术及常用诊查技术,呼吸疾病介入诊断与治疗技术(纤支镜、胸腔镜、纵隔镜、肺动脉造影、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堵术)

4

影像学

呼吸疾病影像诊断

4

呼吸内科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呼吸系统感染及抗感染治疗

4

呼吸内科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与胸膜疾病

4

胸外科

肺及纵膈疾病的外科治疗

4

呼吸内科

呼吸困难的诊断与急救(肺栓塞、呼吸衰竭危重症)

4

合计


24

 

(三)、PBL Case

名称

学时分配

Case 1

6

Case 2

6

总计

12

“呼吸系统疾病”区段实验教学大纲

Block: Respirotary system block

   时:24

   分:1.5学分

适用对象:侯宗濂医学实验班

相关学科:诊断学、微生物学、临床检验学、呼吸内科学、胸外科学、影像学。

呼吸系统临床区段实验内容总表

实验编号

实验名称

学时

学科

实验中心

1

呼吸系统物理检查技术,

呼吸系统常用诊查技术

4

诊断学,

呼吸内科

临床实验中心

2

呼吸疾病影像诊断

4

影像学

影像学实验中心

3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呼吸系统感染及抗感染治疗

4

呼吸内科

临床实验中心

7

肺及纵膈疾病的外科治疗

4

胸外科

临床实验中心

6

肺癌及胸膜疾病

4

呼吸内科

临床实验中心

8

呼吸困难的诊断与急救

4

呼吸内科

临床试验中心

合计


24



实验一  呼吸系统物理检查技术及常用诊查技术

1. 实验目的:

学习呼吸系统问诊方法,了解胸廓体表标志、凹窝、人工划线、划区及肺叶在胸壁的投影。掌握胸廓及肺的视诊及触诊的内容和方法。掌握叩诊的基本检查方法,识别四种叩诊音。掌握肺部叩诊的顺序和正常肺部叩诊音的分布。掌握听诊的基本检查方法,正确分别三种呼吸音及正常肺部呼吸音的分布。掌握病理性呼吸音、各种啰音和胸膜磨擦音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掌握肺功能检查的方法及常用检查技术;了解纤支镜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检查流程;了解胸腔镜、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堵术、肺动脉造影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掌握血气分析的方法及结果判读。

2. 实验内容:

1)辨认胸廓体表标志。练习计数肋骨、肋间隙(前、后)及胸椎的方法,认识锁骨上窝、腹上角、脊肋角。

2)胸廓体表人工划线及分区。

3)各肺叶在胸壁上投影。

4)胸部视诊:胸壁、胸廓、呼吸运动、呼吸类型、呼吸频率及节律。

5)胸部触诊:气管位置、胸廓扩张度、压痛、皮下捻发感和摩擦感、语音震颤。

6)叩诊技术:间接叩诊法。

7)叩诊顺序、肺野叩诊、肺下界叩诊、肺下界移动度叩诊的方法。

8)听诊:正常呼吸音及分布、异常呼吸音及临床意义,胸膜摩擦音。

9)参观肺功能室,肺功能检查。

10)参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过程。

11)观看肺动脉造影及支气管动脉造影术的录像。

12)判读血气分析结果。

3. 实验材料:

肺部检查VCD,肺部听诊录音,听诊器、录音机;肺功能及纤支镜观摩,录像片或VCD,血气分析结果。

4. 实验课设计:

教师带领学生见习,听录音及学生互查。教师讲课20分钟;教师示教肺功能检查及纤支镜检50分钟;学生自行检查30分钟,讨论或小结30分钟。

5. 实验课回报形式:

实验报告及实践考核。

实验二  肺与纵隔影像学表现

1.实习目的:

1)了解肺与纵隔的X线、CT检查方法

2)掌握肺与纵隔正常、基本病变与疾病X线、CT表现

2.实习内容:

1)检查方法

2)肺与纵隔正常X线、CT表现

3)肺与纵隔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4)肺内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与诊断

3.实习材料:

胸部正常影像片、常见疾病影像片

4.实习课设计:

教师讲课20分钟;教师示教X、CT线片30分钟;学生分组阅片90分钟;讨论或小结30分钟。

5. 实验课回报形式:

实验报告及实践考核。

 

实验三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呼吸系统感染及抗感染治疗

1.实习目的:

1)掌握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分型、诊断、鉴别诊断及并发症。掌握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原则和治疗措施。掌握重症哮喘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2)掌握慢阻肺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熟悉阻塞性肺疾病防治措施。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它检查、诊断依据。掌握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处理要点,缓解期的防治措施。

3)了解肺炎的概念和分类、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休克型肺炎的临床表现和处理要点。掌握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主要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4)了解真菌性肺炎的特点及主要治疗手段。

5)掌握肺结核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手段及治疗原则,掌握主要治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6)掌握常用抗感染药物的分类及主要药物作用特点。

2.实习内容:

1)支气管哮喘病例示教及讨论。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心病病例示教及讨论。

3)各种类型肺炎的病例示教及讨论。

4)病原学检查的方法及取材方法。

3.实习材料:

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例。肺炎病例的病例,痰液取材方法及检查方法。

4.实习课设计:

教师讲课30分钟;痰液检查实践40分钟,组织引导学生讨论120分钟。

5. 实验课回报形式:

实验报告及实践考核。

实验四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与胸膜疾病

1.实习目的:

1)掌握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理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方法。

2)了解胸腔积液,气胸的病因,发病机理。

3)熟悉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熟悉气胸的病理和病因分类,胸膜腔穿刺的方法和适应证。掌握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掌握气胸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了解脓胸与癌性胸腔积液的处理原则

2.实习内容:

1)肺癌及肺间质纤维化病例示教。

2)胸腔穿刺示教:气胸排气示教。

3.实习材料:

肺癌病例,模拟人演示胸腔穿刺抽液,录像演示气胸排气方法。

4.实习课设计:

教师讲课30分钟;演示胸腔穿刺抽液及排气40分钟,学生操作50分钟,组织引导学生讨论30分钟。

5. 实验课回报形式:

实验报告及实践考核。

实验五  肺及纵膈疾病的外科治疗

1. 实验目的:

学习各种胸部创伤、肺部及纵膈疾病的临床特征,了解胸腔穿刺及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技术方法。

2. 实验内容:

1) 胸部创伤、肺部及纵膈疾病病例分析*

2)胸腔穿刺及胸腔闭式引流术

3. 实验材料:

多媒体教学录像,临床病例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4. 实验课设计:

教师讲课20分钟;教师示教20分钟;学生操作40分钟;讨论或小结20分钟。

5. 实验课回报形式:实验作业。

实验六  呼吸困难的诊断与急救

1.实习目的:

1)掌握呼吸困难常见的病因、分类及症状体征识别,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的诊断方法。

2)掌握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主要的急救措施。

3)了解呼吸常见危重症及急救。了解无创、有创呼吸机的适应症、禁忌症,了解使用的方法。

2.实习内容:

1)呼吸困难病例讨论疾病因分析。

2)参观呼吸监护室,观摩有创、无创呼吸机的应用。

3.实习材料:

呼吸困难病例,无创及有创呼吸机。

4.实习课设计:

教师讲课30分钟;演示无创及有创呼吸机使用40分钟,组织引导学生讨论80分钟。

5. 实验课回报形式:

实验报告及实践考核。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