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Pathology
课程编码:BASM312840
总 学 时:96(理论学时:56,实验学时:40)
学 分:4.5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法医学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
预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等。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李玉林主编,《病理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陈杰、李甘地主编,《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ROBBINS《Basic Pathology》,9th edition,2013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疾病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最重要的桥梁课程。目的是认识和掌握疾病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二、课程内容简介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病因学、发病学、病理变化、结局及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最重要的桥梁课程。通过总论(即一般病理过程,研究多种疾病共有的规律,包括组织细胞损伤、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和肿瘤内容)和各论(即疾病的病理学,研究各个器官或系统疾病的特殊规律,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和乳腺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传染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各系统重要器官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等)的理论学习,结合实验课的观察分析,使学生认识掌握疾病本质,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三、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疾病状态下细胞、组织、器官的基本病理变化及发生发展过程,掌握基本病理概念。
2.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转归、临床表现及其对疾病防治的意义。
3.为学习临床课程及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熟悉病理学的内容任务、发展史、发展方向、研究方法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深刻理解病理学学习方法:仔细观察(各级水平)、差异思维(知同求异)、活学活用(知识的应用才是力量)、不断反省(批判探索);形态与机能结合、病理与临床联系。
第一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1.掌握细胞组织适应性反应的类型、病变特点及生物学意义。
2.熟悉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和机理。
3.掌握可逆性损伤(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和玻璃样变性、淀粉样变性、粘液样变性、病理性色素沉积及病理性钙化)的概念及病理变化。
4.掌握细胞坏死的概念、病变、类型及结局,细胞凋亡的概念、病变、机制及生理病理意义。
5.了解细胞老化的概念、形态学及机制。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1 |
8 |
8 |
|
|
|
|
|
|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1.掌握再生的概念、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了解干细胞及其在再生中的作用;熟悉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了解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
2.掌握肉芽组织的概念、结构和功能,掌握瘢痕组织的形态及作用;了解肉芽组织的形成过程及机制。
3.掌握创伤愈合的概念、基本过程及类型;熟悉骨折愈合的过程、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2 |
2 |
|
|
|
|
|
|
|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掌握淤血的原因、病变及对机体的影响;掌握肺淤血及肝淤血的病理变化。
2.熟悉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后果。
3. 掌握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及机制、血栓的类型、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4. 掌握栓塞与栓子的概念、栓塞的类型、栓子运行的规律、血栓栓塞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
5. 掌握梗死的概念,梗死形成的原因、条件、病变及类型。
6. 了解水肿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3 |
4 |
4 |
|
|
|
|
|
|
第四章 炎症
1. 掌握炎症的概念、原因、基本病变、局部表现、全身反应及意义。
2. 掌握急性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结局;熟悉急性炎症过程中的血管反应、白细胞反应及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3. 掌握一般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点、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概念、常见类型及其病变特点。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4 |
4 |
4 |
|
|
|
|
|
|
第五章 肿瘤
1. 掌握肿瘤的概念、瘤性增生的特点、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组织结构,
2. 掌握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肿瘤的命名原则,熟悉肿瘤的分类。
3. 掌握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扩散方式,熟悉肿瘤的生长特点、血管生成、演进和异质化。
4.熟悉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5. 掌握恶病质的概念,熟悉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6. 掌握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7. 掌握癌与肉瘤的区别,非典型增生、癌前病变、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的概念,熟悉上皮性肿瘤、间叶组织肿瘤、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一般特点。
8. 了解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环境致瘤因素、肿瘤与遗传、肿瘤免疫。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5 |
8 |
4 |
|
|
|
|
|
|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
1. 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及主要动脉的病理变化,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病理变化,熟悉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 掌握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的类型及病理变化,熟悉高血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掌握风湿病的基本病变及各器官病变,熟悉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4. 熟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5.掌握心瓣膜病的原因、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病理变化。
6. 了解心肌病的类型及病理变化,了解心肌炎、心包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肿瘤及周围血管病。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6 |
6 |
4 |
|
|
|
|
|
|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1. 掌握大、小叶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并发症,病毒性肺炎包括SARS的病因及病理变化;熟悉鼻炎、鼻窦炎的病理变化;熟悉咽炎、喉炎的病理变化;熟悉急性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
2. 掌握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3. 了解矽肺、石棉肺的病因、病理变化、各期病变特点及并发症。
4. 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5. 了解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
6. 掌握肺癌的类型、形态特点及扩散,熟悉鼻咽癌、喉癌的病变特点。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7 |
4 |
4 |
|
|
|
|
|
|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
1. 掌握反流性食管炎及Barrett食管的病理变化,熟悉食管狭窄与扩张的原因及病变。
2. 掌握慢性胃炎的病因、类型及病变特点。
3. 掌握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变特点及并发症。
4. 熟悉阑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结局。
5. 了解炎症性肠病的类型、病因及病理变化。
6. 掌握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变及病理类型。
7. 熟悉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
8. 掌握肝硬变的类型、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9. 了解肝代谢性疾病与循环障碍、胆囊炎及胆石症、胰腺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10. 掌握胃癌、食管癌、大肠癌和肝癌的病理变化及扩散,了解食管癌、胃癌、原发性肝癌和大肠癌的病因。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8 |
6 |
4 |
|
|
|
|
|
|
第九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熟悉:白细胞非肿瘤性疾病(白细胞缺乏症、反应性白细胞增多症)、淋巴样肿瘤、髓样肿瘤及组织细胞肿瘤。(自学)
第十章 免疫性疾病
熟悉: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及器官骨髓移植。(自学)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
1.掌握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理、基本病变、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各主要类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2. 掌握肾盂肾炎的概念和病因;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
3. 熟悉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尿路与膀胱上皮肿瘤。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11 |
4 |
4 |
|
|
|
|
|
|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及乳腺疾病
1. 掌握慢性子宫颈炎的病因及病变特点,掌握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子宫颈癌的病理变化及扩散。
2. 熟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病变;掌握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平滑肌瘤的病变特点。
3. 掌握葡萄胎和恶性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预后;绒毛膜癌的病理变化和扩散。
4. 了解卵巢肿瘤的类型及特点。
5. 了解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的病理变化。
6. 掌握乳腺癌的病理变化、扩散及临床病理联系。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12 |
2 |
|
|
|
|
|
|
|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熟悉: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甲亢)的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甲状腺炎的类型及病理变化;糖尿病的分类、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自学)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
1. 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传染途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2. 熟悉海绵状脑病、Alzheimer病,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见并发症。
3. 了解神经系统常见肿瘤的病理特征。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14 |
1 |
|
|
|
|
|
|
|
第十五章 传染病
1. 掌握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基本病理变化及其转化规律,原发性肺结核病、继发性肺结核病、肺外器官(肠、脑、肾等)结核的病理变化。
2. 掌握伤寒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3. 掌握细菌性痢疾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4. 熟悉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因、传染源、传染途径及病变特点,性传播疾病的病因、传染源、传染途径及病变特点。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15 |
5 |
4 |
|
|
|
|
|
|
五、实践环节
1.尸体解剖录像、组织细胞适应、损伤与修复 8学时
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4学时
3.炎症 4学时
4.肿瘤 4学时
5. 心血管系统疾病 4学时
6. 呼吸系统疾病 4学时
7.消化系统疾病 4学时
8.泌尿和生殖系统疾病 4学时
9.传染病 4学时
六、考核方式
闭卷;
闭卷考试成绩占 70%,平时表现及作业占 10%,实验考核占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