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设置 > 教学大纲 > 正文

BASM314140病理生理学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07日 点击数:

“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Pathophysiology

课程编码:BASM314140

   时:48(理论学时:48)        

   分:3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法医学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五年制基础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肖献忠. 病理生理学(第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ISBN 978-7-04-037260-1

2.王建枝,殷莲华. 病理生理学(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ISBN 978-7-117-17216-5

3.王建枝,钱睿哲. 病理生理学(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ISBN 978-7-117-20502-3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性质:病理生理学为医学基础课,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课程主要讲授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与机制、基本病理过程和系统病理生理学。

目的: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机能实验学)认识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一般规律,理解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功能、代谢变化与临床表现间的内在联系,为后期临床学习和医疗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简介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中功能与代谢改变机制为主的基础医学重点课程,是一门将正常人体结构、代谢功能调节、免疫保护、病原生物学等知识与临床诊断、治疗原则有机结合的医学综合性桥梁课程。该课程将基础医学知识横向联系,有机结合,为临床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奠定理论基础。通过理论课讲授,培养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和病理学等)知识,分析疾病发生发展及对机体造成主要影响的机制,为正确理解、灵活掌握临床各学科具体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原则奠定理论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

1. 课程讲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知识结构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获取、更新知识的能力。授课注重病理生理学的实践性,通过分析临床病例加强病理生理学与临床各学科的联系。讲授中介绍一定的专业英文术语,并逐步过渡到双语教学。

2. 理论课教学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

绪论(Introduction)

1. 病理生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熟悉 病理生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2.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了解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掌握 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的概念。

3. 病理生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与学习方法

了解 病理生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与学习方法。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绪.1

10分钟








绪.2

10分钟








绪.3

10分钟








第一章:疾病概论(General Concept of Disease)

1.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熟悉 疾病(disease)、健康(health)、亚健康(sub-health)的概念。

了解 亚健康的特征。

2. 病因学

掌握 病因(etiological agents)、条件(condition)、诱因(precipitating factor)及危险因素(risk factor)的概念。

熟悉 病因的种类。

3. 发病学

了解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4. 疾病的转归

熟悉 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的概念。

掌握 不完全康复(incomplete recovery)的概念;脑死亡(brain death)的概念及判断依据。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1.1

10分钟








1.2

20分钟








1.3

20分钟








1.4

20分钟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Water and Electrolytes Disturbance)

1. 正常水、钠代谢

熟悉  水、钠平衡及调节。

了解  体液的渗透压、体液的容量和分布。

2. 水、钠代谢紊乱-低渗性脱水 (hypotonic dehydration)、高渗性脱水 (hypertonic dehydration)、等渗性脱水 (isotonic dehydration)

掌握 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的概念及对机体的影响。

熟悉 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的原因和机制。

了解 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的防治原则。

3. 水、钠代谢紊乱-水中毒 (water intoxication)

掌握 水中毒的概念及对机体的影响。

熟悉 水中毒的原因和机制。

了解 水中毒的防治原则。

4. 水、钠代谢紊乱-水肿 (edema)

掌握 水肿的概念和发生机制。

熟悉 水肿的表现特征及对机体的影响。

了解 水肿的分类、常见水肿的特点、水肿的防治原则。

5. 钾代谢紊乱-钾的正常代谢

熟悉 机体钾平衡及其调节机制。

了解 钾的主要生理功能。

6. 钾代谢紊乱-低钾血症(hypokalemia)

掌握 低钾血症的概念、对神经-肌肉、心脏和酸碱平衡的影响。

熟悉 低钾血症的原因和机制。

了解 低钾血症的防治原则。

7. 钾代谢紊乱-高钾血症(hyperkalemia)

掌握 高钾血症的概念、对神经-肌肉、心脏和酸碱平衡的影响。

熟悉 高钾血症的原因和机制。

了解 高钾血症的防治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2.1

20分钟








2.2

80 分钟








2.3

20 分钟








2.4

50 分钟








2.5

30分钟








2.6

50 分钟








2.7

50 分钟








第三章  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 Disturbance)

1. 酸碱的自稳态

掌握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

了解 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机体酸碱稳态及其调控机制(体液的缓冲作用、肺脏和肾脏的调节作用)。

2. 反映酸碱平衡的指标及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熟悉 评估酸碱稳态的血气指标(符号、正常值及意义)--反映酸碱度的指标(pH值)、反映呼吸因素的指标(PaCO2)、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SB、BE、BB、AB)、反映固定酸根含量的指标(AG)。

3.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熟悉 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原因及其分类。

掌握 代谢性酸中毒时的机体代偿调节、血气指标及电解质改变;代谢性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了解 代谢性酸中毒的防治原则。

4. 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

熟悉 呼吸性酸中毒的常见原因及其分类。

掌握 呼吸性酸中毒时的机体代偿调节、血气指标及电解质改变;呼吸性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了解 呼吸性酸中毒的防治原则。

5. 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

熟悉 代谢性碱中毒的常见原因及其分类。

掌握 代谢性碱中毒时的机体代偿调节、血气指标及电解质改变;代谢性碱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了解 代谢性碱中毒的防治原则。

6. 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

熟悉 呼吸性碱中毒的常见原因及其分类。

掌握 呼吸性碱中毒时的机体代偿调节、血气指标及电解质改变;呼吸性碱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了解 呼吸性碱中毒的防治原则。

7.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掌握 应用代偿公式判断单纯型和二重酸碱平衡紊乱。

了解 二重酸碱平衡紊乱(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的病因及特点;三重酸碱平衡紊乱(呼吸性酸中毒合并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合并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的病因及特点。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3.1

50分钟








3.2

50分钟








3.3

50分钟








3.4

30分钟








3.5

30分钟








3.6

20分钟








3.7

20分钟








第四章   氧(Hypoxia)

1. 概述

了解 生理状况下氧的供-需平衡。

掌握 缺氧的概念

熟悉 常用的血氧指标及其意义。

2. 缺氧的原因、分类和发病机制

掌握 乏氧性缺氧 (hypoxic hypoxia)、血液性缺氧 (hemic hypoxia)、循环性缺氧 (circulatory hypoxia)、组织性缺氧 (histogenous hypoxia) 的概念、血氧变化特点及发生机制。

熟悉 四型缺氧的原因。

3.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

掌握 缺氧时机体循环系统及血液系统的变化。

熟悉 缺氧时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组织、细胞的变化。

4.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了解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5. 氧疗和氧中毒

了解 氧疗、氧中毒的概念及氧中毒的分型。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4.1

20分钟

 







4.2

50分钟







4.3

15分钟







4.4

10分钟







4.5

5分钟







第五章:发 热(Fever)

1. 概念

掌握 发热(fever)和过热的概念及其区别。

2. 发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掌握 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原、发热中枢介质的概念及发热时体温调节的基本机制、发热的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

熟悉 热限的概念。

了解 内生致热原的作用部位及作用方式。

3. 发热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熟悉 发热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4. 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了解 发热的处理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5.1

20分钟








5.2

60分钟








5.3

15分钟








5.4

5分钟








第六章:应激(Stress)

1. 概述

掌握 应激(stress)的概念及分类;生理性应激或良性应激(eustress)、病理性应激或劣性应激distress)的概念。

熟悉 应激原的概念和分类。

2. 应激的发生机制

掌握 应激中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对机体的有利和不利效应、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和急性期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 APP)在应激时的作用。

熟悉 应激时机体其它神经-内分泌的变化。

了解 普遍性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

3. 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熟悉 应激时机体代谢变化,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的变化。

了解 应激时机体其他系统的变化。

4. 应激与疾病

掌握 应激性疾病(stress disease)和应激相关疾病的概念。

熟悉 应激性溃疡的机制及应激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关系。

了解 应激相关心理、精神障碍。

5. 病理性应激的临床处理原则

了解 病理性应激的处理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6.1

20分钟








6.2

70分钟








6.3

30分钟








6.4

20分钟








6.5

10分钟








第八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1. 概述与病因学

掌握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

熟悉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常见原因。

了解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条件。

2.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掌握 缺血-再灌注时活性氧增多及钙超载的发生机制及其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中的作用。

熟悉 缺血-再灌注时白细胞增多、聚集的机制及其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中的作用。

3.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代谢与功能变化

了解 心脏、脑、肺等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表现。

4. 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了解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8.1

20分钟








8.2

90分钟








8.3

30分钟








8.4

10分钟








第九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C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s)

1. 正常机体凝血与抗凝血平衡

熟悉 凝血系统、抗凝血系统、血小板和纤溶系统及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的调节。

2.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的基本类型

了解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的基本类型。

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掌握 DIC的概念及发病机制;DIC引起出血和休克的机制。

熟悉 DIC的常见病因;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及作用机制;DIC引起脏器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的机制;DIC的分型。

了解 DIC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9.1

50分钟








9.2

10分钟








9.3

90分钟








第十章:休克(shock)

1. 休克的病因和分类

掌握 休克的概念。

熟悉 休克的常见病因、休克的分类及发生的始动环节。

2. 休克的发生发展机制

掌握 休克微循环缺血期和淤血期的微循环变化特点、发生机制、对机体的影响和主要临床表现。

熟悉 休克微循环衰竭期的微循环变化特点、发生机制、对机体的影响和主要临床表现。

了解 休克发生发展的细胞分子机制。

3. 休克时的机体代谢与功能变化

熟悉 休克时的物质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了解 休克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

4. 几种常见休克的特点

熟悉 几种常见休克的特点。

5. 休克的防治原则

了解 休克的防治原则(补液原则和血管活性药的正确使用)。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10.1

50分钟







10.2

100分钟







10.3

20分钟







10.4

25分钟







10.5

5分钟







第十三章  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

1. 动脉粥样硬化

掌握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熟悉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和对机体的影响。

了解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原则。

2. 高血压

掌握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熟悉 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和对机体的影响。

了解 高血压的防治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13.1

100分钟








13.2

100分钟








第十四章  心功能不全(Cardiac Insufficiency)

1. 心功能不全的病因和分类

熟悉 心功能不全的病因、诱因及分类。

2. 心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

掌握 心功能不全时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激活和心脏本身的代偿反应;心功能不全时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的机制(心脏结构受损、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心肌顺应性降低和心室舒缩协调障碍)。

熟悉 心功能不全时心脏以外的代偿。

3. 心功能不全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掌握 左心衰竭时呼吸困难的表现形式及发生机制;右心衰竭时水肿的发生机制。

熟悉 心功能不全时低排血量综合征的表现。

4. 心功能不全的防治原则

了解 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14.1

50分钟







14.2

120分钟







14.3

25分钟







14.4

5分钟







第十五章 呼吸功能不全(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1. 呼吸功能不全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掌握 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肺通气障碍、弥散障碍、肺泡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和肺内解剖分流增加)。

熟悉 呼吸功能不全的概念和病因。

了解 呼吸功能不全的分类。

2. 呼吸功能不全时主要代谢与功能变化

掌握 肺性脑病的发生机制;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

熟悉 呼吸功能不全时酸碱平衡紊乱及血气变化特点;其他脏器功能改变。

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了解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生机制

4. 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了解 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15.1

80分钟







15.2

50 分钟







15.3

10 分钟







15.4

10 分钟







第十六章  肝功能不全(Hepatic Insufficiency)

1.肝功能不全的病因和分类

了解 肝功能不全的病因和分类。

2. 肝功能不全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

熟悉 肝功能不全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

3. 肝功能不全的分期

了解 肝功能不全的分期

4. 器官功能障碍

掌握 肝性脑病的概念;肝性脑病发病机制的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和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肝肾综合征的概念。

熟悉 肝性脑病发生的γ-氨基丁酸学说;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了解 防治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16.1

5分钟








16.2

20 分钟








16.3

5 分钟








16.4

120 分钟








第十八章  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

1. 急性肾功能不全

掌握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的机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机制。

熟悉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和分类;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期的机能代谢变化及其机制。

了解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原则。

2. 慢性肾功能不全

掌握 慢性肾功能不全时泌尿功能的改变;钙、磷代谢障碍及肾性骨营养不良;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和肾性出血。

熟悉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和分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慢性肾功能不全时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氮质血症。

了解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原则。

3. 尿毒症

掌握 尿毒症的概念。

了解 尿毒症的发病机制和功能代谢变化。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18.1

90分钟








18.2

90 分钟








18.3

20 分钟








五、实践环节

病理生理学实验(16学时)纳入”机能学实验”在机能实验中心完成。

六、课内学时分配

内     容

参考学时


病理生理学绪论

1

1

疾病概论

1

2

水、电解质代紊乱

6

3

酸碱平衡紊乱

5

4

缺  氧

2

5

发  热

2

6

应  激

3

7

缺血-再灌注损伤

3

9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3

10

休  克

4

13

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

4

14

心功能不全

4

15

呼吸功能不全

3

16

肝功能不全

3

18

肾功能不全

4

七、考核方式

闭卷;闭卷考试占100%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