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Public Health
课程编号:PUBH301641
学 时:40(理论学时:24实验学时:16)
学 分:2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法医学专业、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基础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朱启星,卫生学. 第八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性质: 专业基础
目的: 通过学习,认识环境-人群-健康的关系,树立环境、群体、预防的观念,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开展卫生服务的工作能力,为以后运用公共卫生的思维方法,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简介
公共卫生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规律,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它以现代医学模式和整体健康观为指导思想,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实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预防为主的基本理论,影响人群健康的化学、物理、生物和社会等环境因素以及预防医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实践。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人类健康的环境因素,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为今后在工作中开展预防保健奠定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
1. 树立大卫生的观点。
2. 掌握公共卫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3. 能理论联系实际,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 人类和环境
第一节 人类的环境
一、环境及其基本构成
二、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三、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影响
一、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
二、环境污染物的迁移与自净
三、环境污染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四、环境污染物的常用毒性参数及安全限值
五、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六、环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一、组织措施
二、规划措施
三、技术措施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1.1 |
1 |
|
|
|
|
|
|
|
1.2 |
0.5 |
|
|
|
|
|
|
|
1.3 |
0.5 |
|
|
|
|
|
|
|
第二章 生活环境和健康
第一节 空气
一、空气的物理化学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二、大气污染与疾病
三、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
四、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
第二节 水
一、水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三、水体污染与疾病
四、改良饮用水水质的卫生对策
第三节 地质环境和土壤
一、地质环境与疾病
二、土壤污染和疾病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2.1 |
2 |
|
|
|
|
|
|
|
2.2 |
2 |
|
|
|
|
|
|
|
2.3 |
2 |
|
|
|
|
|
|
|
第三章 食物与健康
第一节 人体营养需要和能量平衡
一、营养素
二、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素
三、能量平衡与健康体重
第二节 合理营养
一、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二、食物的营养价值
三、膳食结构
四、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
五、营养调查及其评价
第三节 特殊人群的营养
一、孕妇及乳母营养
二、婴幼儿营养
三、儿童青少年营养
四、老年人营养
第四节 营养相关疾病
一、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二、营养与代谢性疾病
三、营养与心血管疾病
四、营养与肿瘤
第五节 临床营养
一、医院临床营养工作内容
二、营养风险及其筛查
三、医院膳食
四、营养支持
第六节 食品安全
一、食品污染
二、食品添加剂及其安全性
第七节 食源性疾病
一、概述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三、真菌毒素和霉变性食物中毒
四、动植物性食物中毒
五、化学性食物中毒
六、其他食源性疾病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3.1 |
1 |
|
|
|
|
|
|
|
3.2 |
0.5 |
|
|
|
|
|
|
|
3.3 |
0.5 |
|
|
|
|
|
|
|
3.4 |
1.5 |
|
|
|
|
|
|
|
3.5 |
0.5 |
|
|
|
|
|
|
|
3.6 |
2 |
|
|
|
|
|
|
|
3.7 |
2 |
|
|
|
|
|
|
|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
二、职业性损害
三、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第二节 生产性毒物和职业中毒
一、铅
二、汞
三、其他金属
四、有机溶剂
五、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学物
六、刺激性气体
七、窒息性气体
八、农药
九、职业中的预防
第三节 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
一、生产性粉尘的健康危害及其控制
二、矽肺
三、煤工尘肺
四、硅酸尘肺
五、有机粉尘所致肺部疾患
第四节 物理因素及其危害
一、高温
二、振动
三、噪声
四、射频辐射
五、电离辐射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4.1 |
1 |
|
|
|
|
|
|
|
4.2 |
3 |
|
|
|
|
|
|
|
4.3 |
2 |
|
|
|
|
|
|
|
4.4 |
2 |
|
|
|
|
|
|
|
五、实践环节
(每次实验4学时,共16学时)
1. 水质指标检验与空气甲醛测定
2. 大气中粉尘浓度与分散度测定
3. 物理因素测定与尘肺病X诊断
4. 膳食计算与食谱编制
六、考核方式
闭卷;
闭卷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0%、阶段测试30%、实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