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Diagnostics
课程编码:CLIM402448
学时:120 (授课64,见习 56)
学分:5.5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法医学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Mark H. Swartz.物理诊断学.英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为医学生学完了基础医学各门学科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门学科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
课程目的:
①学习掌握和收集临床资料的基本功,并恰当地使用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以揭示疾病的临床征象。
②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方法。在学完了诊断方法,还要做出正确的诊断,这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面对大量的临床资料,如何去伪存真,做出合理的诊断,尤其是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兴起,更加需要医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向。
二、课程内容简介
诊断学是我国医学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课之一,是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它包括了:问诊方法、技巧及内容,常见症状,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实验诊断,心电图学。采用多媒体型理论授课。主要讲解问诊方法与技巧,常见症状,体格检查(基本检查法,一般检查,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脊柱与四肢、神经系统检查),病历书写,实验诊断(血液学检查,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肾脏常用试验检查,肝脏常用试验检查,生化检查,肝炎血清标志物),心电图检查。实习课采用相互查体,演示病人等方法进行教学工作。
三、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诊断学”课程,应达到以下要求:
1.熟练掌握病史的询问技巧及其内容;
2.熟悉临床上常见症状及其特点;
3.熟练掌握查体基本功以及规范的临床体格检查;
4.熟悉临床上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临床意义,并且能够分析相应的化验结果;
5.能够分析正常心电图及常见的异常心电图;
6.结合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能够熟练地做出完整诊断,并写出大病历;
7.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临床医学发展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临床医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了解临床医学的基本内容及培养目标。
教学内容
1. 定义
2. 临床医学发展史
3. 临床医学专业及分科
4. 临床医学的性质
5. 临床医学的分类
6. 临床治疗
7. 临床医学的主要课程
8. 临床医学的培养目标
9. 临床医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1.1 |
1 |
|
|
|
|
|
|
√ |
第二章 医患关系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1.2 |
1 |
|
|
|
|
|
|
√ |
第三章 诊断学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熟悉诊断学的定义、内容及其在临床工作的重要意义
2. 熟悉学习诊断学目的、要求、方法和态度
3. 熟悉诊断疾病的步骤和逻辑思维方法
教学内容
1. 诊断学的定义及其在临床工作的重要意义
2. 诊断学的内容
3. 诊断学的学习要领
4. 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1.3 |
0.5 |
|
|
|
|
|
|
√ |
第二篇 临床医学思维方法
第一章 诊断疾病的步骤
第二章 临床思维方法
第三章 临床诊断的内容和格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诊断步骤、基本原则和诊断过程的思维方法。
2.能将问诊和体检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写出格式正确、文字通顺、字迹清楚、符合实际的病历。
教学内容
1.诊断疾病的步骤:
(1)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2)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
(3)熟悉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及临床各种穿刺术的目的和临床意义。
(4)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提出印象诊断或初步诊断。
2.临床思维方法:
(1)如何接触病人,如何通过问诊确切而客观地了解病情,以阐明哪些征象为正常生理表现,而哪些属于异常病态征象。
(2)学习诊断学需掌握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并结合病史分析才可能发现重要的线索。
(3)实验诊断的教学原则应是让学生掌握概念性、普遍性和实用性的内容。
(4)诊断学过程中所涉及的诊断,与临床医学各科对疾病的诊断有着一定区别。
(5)大规模应用高、精、尖检查技术诊断疾病,虽能解决不少问题,但尚不能完全取代问诊,一般的物理检查和常规的实验室检查,更不能取代临床诊断思维。
(6)从医学生到临诊时能提出初步诊断的临床医生,是需要经历许多临床实践才能逐步实现的。
(7)面对大量的临床资料,要学会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分析和思考问题,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抓其一点不及其余。
(8)系统评价的结果才能作为临床制定诊治指南的主要依据。
(9)正确的临床思维有时不是依靠独立思索而形成的,临床会诊、咨询、讨论等均可起到互相启发、诱导和取长补短的作用。
(10)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3.临床诊断的内容和格式:
(1)能将问诊和体格检查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写出格式正确,文字通顺,表达清晰,字体规范、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和教材所推荐的表格病历。
(2)一个完整的诊断除了需了解解剖学、功能学和影像学的诊断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作出病理学、细胞学和病原学的诊断。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2.1-2.3 |
0.5 |
|
|
|
|
|
|
√ |
第三篇 问诊
第一、二、三章 问诊的方法、技巧和内容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问诊的重要性。
2.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
1. 问诊的概念及重要性。
2. 问诊的主要内容注意事项。
主要内容包括:
(1)一般项目
(2)主诉
(3)现病史
(4)既往史
(5)家族史
(6)个人史
(7)婚姻史
(8)月经史及生育史
(9)系统回顾
3.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1)基本方法与技巧
(2)重点问诊
(3)特殊情况下的问诊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3.1 -3.3 |
1 |
1 |
|
|
|
|
|
√ |
第四篇 常见症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主要症状的临床特点,出现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2.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
3.了解伴随症状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发热
(1)发热的定义、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2)发热的发生机制:
致热源性发热(外源性、内源性);
非致热源性发热。
(3)发热的病因与分类:
感染性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
(4)发热的临床表现:
发热的分度;
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5)发热的热型及临床意义,包括: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6)发热的伴随症状
(7)问诊要点
2.水肿
水肿的定义及其分类,水肿的发生机制,水肿的病因与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3.呼吸困难
(1)呼吸困难的定义
(2)呼吸困难的病因: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中毒,神经精神性疾病,血液病。
(3)发病机制及各种临床表现: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血源性呼吸困难。
(4)伴随症状
(5)问诊要点
4.咳嗽、咯痰和咯血
(4)发病原因
(2)临床表现:性质、出现的时间及伴随症状;咯血与呕血的鉴别要点。
5.呕血
病因,临床表现(包括呕血与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血液学改变;不同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的特点),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6.便血
病因,临床表现(颜色,特点,出血量的判断),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7.黄疸
胆红素的正常代谢;黄疸的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黄疸的鉴别诊断;辅助检查;伴随症状和体征;问诊要点。
8.少尿,无尿与多尿
病因与发病机制,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9.头痛
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10.意识障碍
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4.1 |
6 |
|
|
|
|
√ |
|
|
第五篇 体格检查
第一章 基本检查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项基本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
2.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基本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视诊方法、内容及临床应用。
2.触诊方法(浅部触诊法、深部触诊法),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3.叩诊方法(间接叩诊法与直接叩诊法)与叩诊音(清音、鼓音、过清音、浊音及实音),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4.听诊方法、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包括听诊器的组成及使用)。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5.1 |
1 |
|
|
|
|
|
|
√ |
第二章 一般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一般检查的内容、顺序及方法,并能识别正常状态与异常改变。
2.熟悉一般检查内容发生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性别、年龄与疾病的关系。
2.生命征的内容、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3.发育、营养与体型(无力型、超正力型)的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
4.意识状态的检查方法与分类。
5.面容与表情:各种常见的病容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6.体位: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及各种强迫体位的临床意义。
7.姿势与步态的特点及诊断价值。
8.皮肤粘膜:颜色、温度与出汗、弹性、皮疹、脱屑、紫癜、蜘蛛痣、皮下结节、毛发等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9.淋巴结:检查部位、方法与顺序,正常状态及其肿大的临床意义。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5.2 |
1 |
2 |
|
|
|
|
|
√ |
第三章 头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头部的检查内容、方法与顺序。
2.了解头部的正常状态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头颅正常状态及异常改变(小颅、尖颅、方颅、巨颅、变形颅)。
2.头部器官
眼:眉毛、眼睑、结膜、眼球、巩膜、角膜、瞳孔、眼的功能检查等。
耳:外耳、中耳、乳突、听力。
鼻:鼻的外形、鼻翼扇动、鼻中隔、鼻出血、鼻粘膜与分泌物、鼻窦。
口腔:口唇与口腔粘膜、牙齿与牙龈;舌与舌苔;咽喉与扁桃体;口腔气味。
腮腺:正常状态、位置与肿大的意义。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5.3 |
1 |
1 |
|
|
|
|
|
√ |
第四章 颈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颈部的检查内容、方法与顺序。
2.了解颈部的正常状态、生理变异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3.掌握扁桃体肿大的诊断标准
4.掌握甲状腺的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
1.外形与分区。
2.颈部的姿势与运动。
3.颈部的皮肤与包块。
4.颈部血管:血管搏动与怒张,血管杂音。
5.甲状腺:检查方法,肿大时的分度及意义。
6.气管:检查方法及移位的临床意义。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5.4 |
1 |
1 |
|
|
|
|
|
√ |
第五章 胸廓、肺部检查
第一节~第四节 胸廓与肺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胸部体表标志和胸壁、胸廓及乳房的一般检查。
2.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检查方法在胸部及肺部检查中的应用及其规范查体手法。
3.掌握肺部的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4.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教学内容
1.胸部常用的骨性标志、划线及分区的意义。
2.正常胸廓及常见的病态胸廓类型。
3.肺部检查
(1)视诊:正常和异常呼吸运动、呼吸频率、节律等变化的临床意义。
(2)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的检查方法、产生机制,正常和异常胸部语音震颤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3)叩诊:
正常胸部叩诊音的分布范围;
肺上界、肺下界及移动范围的叩诊方法、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胸部异常叩诊音的临床意义。
(4)听诊:
正常呼吸音(气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听诊特点和分布;
异常呼吸音(异常肺泡呼吸音、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临床意义;
啰音:干、湿性啰音的发生机制、分类、听诊特点和临床意义;
语音共振: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制、听诊特点和临床意义。
4.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1)大叶性肺炎
(2)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
(3)胸腔积液
(4)气胸
第五节 血液血气分析和酸碱测定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常见酸碱紊乱的血气分析特点
教学内容
1.PH, PaCO2, PaO2, SaO2, SB, AB, BE, AG的概念及意义
2.酸碱平衡及其测定;
3.常见的酸碱紊乱类型:
呼吸性酸中毒发病机制及判定
呼吸性碱中毒发病机制及判定
呼酸合并代酸发病机制及判定
呼酸合并代碱发病机制及判定
呼碱合并代碱发病机制及判定
第六节 心脏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心脏视、触、叩、听诊检查顺序、内容和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叩出心界。
2.熟悉第一与第二心音产生的机制、鉴别要点,了解其增强或减弱的临床意义;熟悉心音分裂、额外心音的听诊特点。
3.掌握心脏杂音产生的机制及临床意义,掌握其听诊要点并能辨别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熟悉各瓣膜区杂音的临床意义。
4.熟悉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及心房颤动等常见心律失常的听诊特点。
教学内容
1.视诊
胸廓畸形:心前区隆起;扁平胸;鸡胸、漏斗胸及脊柱畸形。
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心尖搏动移位、强度范围及其改变及负性心尖搏动的临床意义。
心前区异常搏动的临床意义。
2.触诊
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节律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震颤发生机制及各种震颤(出现的部位和时相)的临床意义。
心包摩擦感发生的机制和临床意义。
3.叩诊
心浊音界叩诊方法;
叩诊顺序;
正常心浊音界;
心浊音界各部分的组成;
心浊音界改变及临床意义(心脏以外因素及心脏本身病变)。
4.听诊
(1)心脏瓣膜听诊区
(2)听诊顺序;
(3)听诊内容:
心率:心动过速、心动过缓;
心律:期前收缩及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
心音:四种心音产生机制,第一、第二心音的区别;
心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心音强度、性质改变和心音分裂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额外心音(奔马律、开瓣音及心包叩击音、收缩早期喷射音、收缩中、晚期喀喇音)的原因、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心脏杂音:①杂音的产生机制;②杂音的特性和听诊要点,最响部位和传导方向,心动周期中的时期、性质、强度,与形态、体位、呼吸和运动的影响;③杂音的临床意义。
心包摩擦音:产生的原因、特点和临床意义,以及与胸膜摩擦音的鉴别。
第七节 血管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血管视、触、听诊检查方法。
2.血压测定方法,了解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脉搏
脉率、脉律、紧张度与动脉壁状态、强弱、脉波(水冲脉、交替脉、奇脉)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2.血压
(1)测量方法,间接测量法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2)血压标准:成人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3)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高血压、低血压、双侧上肢血压差别显著、上下肢血压差异常及脉压改变的定义和临床意义。
(4)动态血压监测
3.血管杂音及周围血管征
静脉杂音、动脉杂音、周围血管征及其检查方法(水冲脉、枪击音、Duroziez双重杂音、毛细血管搏动征);周围血管征阳性的临床意义。
第八节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循环系统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教学内容
1.二尖瓣狭窄;
2.二尖瓣关闭不全;
3.主动脉瓣狭窄;
4.动脉瓣关闭不全;
5.心包积液。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5.5.1 |
0.15 |
1 |
|
|
|
|
|
√ |
5.5.2 |
0.35 |
1 |
|
|
|
|
|
|
5.5.3 |
3 |
4 |
|
|
|
|
|
|
5.5.4 |
2 |
2 |
|
|
|
|
|
|
5.5.5 |
0.5 |
2 |
|
|
|
|
|
|
5.5.6 |
2 |
4 |
|
|
|
|
|
|
5.5.7 |
2 |
|
|
|
|
|
|
|
5.5.8 |
2 |
4 |
|
|
|
|
|
|
第六章 腹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腹部体表划线、分区、与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
2.掌握腹部视、触、叩、听诊规范的检查方法(以肝、脾触诊为重点)。
3.熟悉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教学内容
1.腹部的体表标志、分区及其临床意义;
2.腹部检查:内容、方法、临床意义;
(1)视诊:
腹部外形;
呼吸运动;
腹壁静脉曲张;
胃肠型与蠕动波;
腹部其他情况:皮肤、脐部、体毛、搏动等
(2)触诊:重点掌握肝、脾的触诊。
腹壁紧张度;
压痛和反跳痛及其临床意义;
脏器触诊,包括:肝脏触诊、脾脏触诊、脾肿大测量法、胆囊触诊、肾脏触诊的方法及压痛点、膀胱触诊、胰腺触诊、腹部包块、液波震颤的检查方法及意义、振水音的检查方法及意义;
(3)叩诊:叩诊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腹部叩诊音、肝脏及胆囊叩诊、肝浊音界、胆囊叩击痛、胃泡鼓音区及脾脏叩诊、移动性浊音、脊肋角叩痛、膀胱叩诊。
(4)听诊:听诊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肠鸣音、血管杂音、摩擦音、搔弹音。
3.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消化性溃疡、急性腹膜炎、肝硬化、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腹部包块。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5.6 |
4 |
4 |
|
|
|
|
|
√ |
|
|
|
|
|
|
|
|
|
第七章 神经系统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2.掌握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简要介绍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2.重点讲授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
(1)浅反射: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和肛门反射;
(2)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Hoffmann征,阵挛(踝阵挛、髌阵挛)。
(3)病理反射(锥体束征):
Babinski征;
Oppenheim征;
Gordon征。
(4)脑膜刺激征:
颈项强直;
Kernig征
Brudzinski征。
(5)Lasegue征。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5.7 |
2 |
2 |
|
|
|
|
|
√ |
第八章 外生殖器、肛门、直肠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生殖器、肛门、直肠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了解生殖器检查的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男性生殖器
2.女性生殖器
3.肛门与直肠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5.8 |
1 |
1 |
|
|
|
|
|
√ |
第九章 脊柱与四肢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
2.熟悉其病理改变的意义。
教学内容
1.脊柱检查
(1)脊柱弯曲度,有无畸形及其临床意义;
(2)脊柱活动度;
(3)脊柱压痛和叩击痛及临床意义;
(4)脊柱检查的几种特殊试验。
2.四肢与关节检查
(1)形态;
(2)运动功能。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5.9 |
1 |
1 |
|
|
|
|
|
√ |
第六篇 病历书写
第一章 病历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第二章 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与内容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病历书写在临床诊治疾病、教学、科研、法律中的重要意义。
2.能独立进行系统问诊、并能够进行系统全面而有重点的体格检查。
教学内容
1.病历的主要意义;
2.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与要求;
3.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与要求(重点要求住院病历的格式与内容)。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6.1 |
1 |
2 |
|
|
|
|
|
√ |
6.2 |
1 |
2 |
|
|
|
|
|
|
第七篇 心电图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及常用导联。
2.熟悉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形态、正常值。
3.熟悉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临床意义。
4.熟悉各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5.掌握心电图机的正确操作。
教学内容
1.临床心电学的基础知识
(1)心电图产生原理;
(2)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3)心电图导联体系(肢体导联和胸导联)的连接;
(4)常用导联,心电图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
2.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1)心电图测量:心率的测量、各波段振幅及时间的测量、平均心电轴(概念、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心脏循长轴转位的判断方法及临床意义。
(2)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3.几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1)心房、心室肥大
(2)心肌梗死基本图形、图形演变、分期、定位及分类。
(3)常见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逸搏和逸搏心律)。
4.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7.1 |
8 |
8 |
|
|
|
|
|
√ |
第八篇 实验诊断学
第一章 临床血液学检测
第一节~第二节 血液一般检测、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的参考值及其增减变化的临床意义。了解上述各项检验的方法。
2.熟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红细胞比积(Hct)、红细胞各项平均指数(MCV, MCH, MCHC)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3.了解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适应证,掌握其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4.了解溶血性贫血常用实验室检验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及参考值。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理变化,以及病理性增多和减少的临床意义(以减少为主)。
(3)红细胞形态病理性改变(大小、形态及嗜色性的改变);出现核残余物及有核红细胞的临床意义。
2.白细胞计数(WBC)和分类计数(DC)
(1)简述白细胞细胞动力学;
(2)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的参考值及生理变化;
(3)各类白细胞增多及减少的临床意义;
(4)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核左移、核右移)的临床意义;
(5)白细胞常见的病理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6)类白血病反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3.红细胞比积测定、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4.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及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5.网织红细胞计数:染色原理、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6.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的原则、原理,常用检查方法的临床意义及其分析判断。
7.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1)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影响红细胞沉降率的因素;
(2)红细胞沉降率的参考值及沉降率增快的临床意义。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8.1.1-8.1.2 |
2 |
2 |
|
|
|
√ |
|
|
第三节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引起止血与凝血障碍的常见原因。
2.掌握止血与凝血障碍常用检验方法与临床意义。
3.熟悉止血与凝血障碍常用检验方法的原理。
4.熟悉出血性疾病实验室检查的选用原则及实验室诊断的步骤;了解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检查。
教学内容
1.简要复习正常止血与凝血机制。
2.常用的止血与凝血障碍的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时间、束臂试验、血块退缩试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等)的检验原理、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3.简介抗凝物质、纤维蛋白溶解及DIC的实验室检查原理、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4.出血性疾病实验室检查的应用原则及诊断步骤。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8.1.3 |
2 |
|
8.1.3 |
2 |
|
8.1.3 |
2 |
|
第二章 骨髓细胞学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骨髓细胞学检查的适应证、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的选择原则,以及送检要求。
2.了解血细胞发育规律、骨髓增生程度分级、正常骨髓细胞的形态和分类比值。
3.熟悉常见的血液病血象及骨髓象特点。
4.了解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法及其在急性白血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骨髓细胞学检查的选择原则及临床意义。
2.血细胞成熟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红系细胞、粒系细胞、巨核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的正常形态。
3.骨髓涂片检查方法及结果分析。
4.简述正常骨髓象,以及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
5.简介常用的血细胞化学染色(过氧化物酶、苏丹黑B、酯酶、碱性磷酸酶、糖原及铁染色等)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8.2 |
2 |
2 |
|
|
|
|
|
√ |
第三章 肝脏功能检测常用的实验室检测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常用肝功能试验及肝脏疾病实验室检查原理。
2.掌握参考值、临床意义及选用原则。
教学内容
1.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血清总蛋白测定、白蛋白与球蛋白定量及比值、血清蛋白电泳,甲种胎儿蛋白测定。
2.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查: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定量测定、尿胆红素及尿胆原检查。
3.血清酶学检查: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转移酶、单胺氧化酶等。
4.染料排泄功能检查:靛氰绿滞留试验。
5.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查(甲、乙、丙肝)。
6.肝功能试验的选用原则。
7. 肝功能相关凝血功能检测。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8.3 |
1.5 |
|
|
|
|
√ |
|
|
第四章 粪便检验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粪便检验法,掌握其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
2.熟悉粪便隐血试验的方法,掌握其临床意义。
3.掌握黑便原因和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标本采集
2.粪便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1)一般性状检查:颜色、形状、性状、气味及肉眼所见。
(2)显微镜检查:细胞、寄生虫虫卵、原虫、脂肪滴及食物残渣等。
(3)隐血试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8.4 |
0.5 |
|
|
|
|
√ |
|
|
第五章 尿液检测及肾功能试验
第一节 尿液检测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尿液检验方法,掌握其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尿标本的收集、保存和送检要求。
2.尿液检验的内容和临床意义。
(1)一般性状:尿量、外观、气味、酸碱反应、比重;
(2)化学检查:蛋白质、糖、酮体;
(3)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和结晶体。
第二节 肾功能试验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常用肾功能试验的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肾功能试验:
1、常用的肾功能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1)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2)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3)浓缩稀释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4)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2、肾功能试验的选择和应用原则。
第六章 临床免疫学检验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免疫球蛋白测定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2.熟悉自身抗体检查的常用项目:类风湿因子测定、抗核抗体的检查、抗双股DNA抗体测定、抗ENA抗体测定。了解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免疫功能检查
(1)免疫球蛋白测定: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2)补体检查:总补体及补体单一成分C3测定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3)T、B淋巴细胞检查:免疫学检测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4)自身抗体的检查: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双股DNA抗体、抗ENA抗体的临床意义。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8.5-8.6 |
2 |
|
|
|
|
√ |
|
|
第七章 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检测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脑脊液检验的临床意义、适应证及参考值。熟悉常见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2.掌握浆膜腔积液检查的临床意义,掌握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
教学内容
1.脑脊液检查
(1)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及标本采集。
(2)检验内容:
一般性状检查
化学检查
显微镜检查
细菌学检查。
常见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2.浆膜腔积液检验
(1)一般性状检查
(2)化学检查
(3)显微镜检查
4)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及常见渗出液的特点。
第八章 肺功能检查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肺功能检查方法
2.熟悉肺功能常规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3.掌握通气功能障碍的肺功能检查特点
教学内容
1.肺容积测定:
肺容积及组成
2.肺通气量测定
每分钟静息通气量的概念及意义
最大通气量的概念及意义
用力肺活量概念及意义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
3.阻塞性和限制性肺通气功能的鉴别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8.7-8.8 |
2 |
|
|
|
|
√ |
|
|
第九篇 物理诊断学
第一章 腹部超声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9.1 |
2 |
2 |
|
|
|
√ |
|
|
第二章 心脏超声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课后环节(请打“√”) |
章节数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讨论 |
作业 |
自学 |
综合大作业 |
其他 |
9.2 |
2 |
2 |
|
|
|
√ |
|
|
五、实践环节
1、问诊与基本检查 4学时
2、一般检查与头、颈部 4学时
3、正常胸部检查 4学时
4、异常胸部检查 4学时
5、正常心脏检查 4学时
6、异常心脏检查 4学时
7、腹部检查 4学时
8、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 4学时
9、系统检查及病历书写 4学时
10、正常心电图 4学时
11、异常心电图 4学时
12、血液与骨髓细胞学检查 4学时
13、肺功能和血气分析 4学时
14、超声波检查 4学时
六、考核方式:
理论成绩占50% 平时纪律10% 查体占20%(其中心肺听诊占5%);病历书写占20%(其中英文摘要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