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设置 > 教学大纲 > 正文

BASM310840 “人体解剖学2(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07日 点击数:

“人体解剖学2(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BASM310840

学分:2.5

学时:48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法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细胞生物学, 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

开课学院:医学部基础医学院

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刘树伟,李瑞锡.局部解剖学 5年制)(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Wang Huaijing, Liu Yong. A Textbook of Regional Anatomy (5th edition). Changchun:Jil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9. ISBN 978-7-5384-0821-8/R323

3.Susan Standring. Gray's Anatomy 40th Edition,  Churchill Livingstone. 2009, ISBN: 978-0-443-06684-9

4.王唯析主编,《局部解剖学学习提纲及操作指导》第三版,自编教材,2011

一、实验课程简介

局部解剖学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按照人体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及会阴、脊柱区、上、下肢等局部,着重介绍各局部区域内结构和器官的位置、毗邻、层次关系及其临床应用的科学,是系统解剖学的继续和深入。实验课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方法主要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亲手解剖操作。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巩固和提高他们的解剖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理解和掌握人体局部层次、结构和毗邻关系的基础理论,加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

二、实验课性质、目的和任务

性质:非独立设置的实验课。

目的: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解剖知识和操作技能。

任务:使学生掌握局部解剖学的内容,掌握解剖操作的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三、实验课教学基本要求

1.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要求分“掌握内容”和“了解内容”两级。

2.通过课堂讲授和自学,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3.通过实习课,对基本内容进行实地解剖或标本观察,并密切结合活体熟悉各部的表面解剖,能写出解剖记录,学会画出必要的简图,能进行分析、综合,写出实习报告和小结,达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

4. 通过实地解剖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基本的解剖器械,达到能在尸体上进行解剖和等基本技能训练的目的。

5. 在教学中,注重智能型人才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而且传授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操作的能力;要适当地联系临床,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四、实验教学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实验项目名称:下肢前面浅层的解剖

实验目的:

1.掌握股前内侧区、小腿前外侧区以及踝前区与足背的层次结构。掌握浅筋膜内走行的大隐静脉的起止、行程、属支类型。掌握腹股沟浅淋巴结的位置、分群及其流注关系。掌握隐神经的走行及分布范围。

2.了解下肢前面的其它皮神经的分布范围。

教学基本要求:

严格按操作指导解剖该区,每小组必须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完成实验要求。

1.讲授局部解剖学的学习方法和解剖操作注意事项。安排学生分组,强调学习纪律、实验室卫生、安全和规章制度。

2.教师为学生示教解剖操作的基本技能。

3.学生解剖下肢前面浅层结构。

4.绘制下肢前面浅层结构大隐静脉、腹股沟浅淋巴结和皮神经。

实验内容提要:

1.下肢前面皮肤薄,后面皮肤厚。浅筋膜内含丰富的浅静脉、浅淋巴结及淋巴管、皮神经等。

2.解剖观察大隐静脉的起止、行程、属支类型。腹股沟浅淋巴结的位置、分群及其流注关系。隐神经的走行及分布范围。

实验类型:验证性

必做或选做:必做

主要仪器:多媒体、挂图;整尸、骨架;瓶装标本。

(二)实验项目名称:下肢前面深层的解剖

实验目的:

1.掌握股前及股内侧骨筋膜鞘的构成及鞘内的肌肉配布。阔筋膜及其所构成髂胫束和隐静脉裂孔(卵圆窝)的形态结构特点。

2.掌握股前内侧区的肌间结构:肌腔隙、血管腔隙、股鞘和股管、股三角、收肌管(Hunter管)的位置、境界及其内容和毗邻关系。了解它们的交通。掌握闭孔血管和神经的行程与分布。了解股动脉分支类型。

3.了解膝前区结构。

4.掌握小腿前及外侧骨筋膜鞘的构成及肌肉。掌握胫前血管、神经的起止、行程及分布范围。掌握腓浅神经的行程、分布。

5.掌握踝前区与足背皮肤与浅筋膜的结构特点。掌握踝前区与足背浅静脉与皮神经的分布。掌握足背动脉的位置、分支分布及其与腓深神经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

1.学生解剖和学习肌腔隙、血管腔隙、股三角、股鞘和股管、收肌管。小腿前及外侧骨筋膜鞘及肌肉,胫前血管和腓深、浅神经,足背动脉。

2.绘制肌腔隙、血管腔隙、股三角、股鞘和股管、收肌管图。

实验内容提要:

1.深筋膜致密而坚韧,股前部深筋膜,称阔筋膜。在踝关节周围,深筋膜增厚,形成支持带;在踝关节前方,有伸肌上、下支持带,内侧有屈肌支持带,外侧有腓骨肌支持带。

2.解剖和学习肌腔隙、血管腔隙、股三角、股鞘和股管、收肌管位置、构成和内容,小腿前及外侧骨筋膜鞘及肌肉、胫前血管和腓深、浅神经,足背动脉。

实验类型:验证性

必做或选做:必做

使用的主要仪器:多媒体、挂图;整尸、骨架;瓶装标本。

(三)实验项目名称:下肢后面的解剖

实验目的:

1.了解臀部境界。了解臀部、股后区、膝后区、小腿后区及踝后区与足底的皮神经的分布。

2.掌握小隐静脉的起止、行程、汇入及其临床意义。

3.了解臀部深筋膜结构特点及肌肉的层次。掌握梨状肌上、下孔及坐骨小孔的位置和构成,以及出入这些孔道的血管和神经。掌握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和类型。

4.掌握股后骨筋膜鞘内走行的坐骨神经及分支分布的范围。

5.掌握腘窝的境界、位置、构成及其内容的毗邻。了解腘窝的交通关系。掌握膝关节动脉网的构成及其应用意义。

6.了解小腿后骨筋膜鞘的构成及肌肉配布。掌握胫后血管和胫神经的起止、行程、分支和分布。

7.了解踝后区与足底深筋膜的特点及筋膜鞘,足底肌分群、足底内外侧血管神经的位置、足底动脉弓的构成。掌握踝管的构成、内容及其毗邻关系。

8.了解下肢的断层影像解剖。

教学基本要求:

1.学生解剖和学习肌臀部、股后区、膝后区、小腿后区及踝后区与足底浅层结构。

2.作业绘图示小隐静脉。

3.学生解剖和学习梨状肌上、下孔及坐骨小孔,腘窝和踝管。

4.绘制肌梨状肌上、下孔,腘窝和踝管。

实验内容提要:

1.解剖小隐静脉。

2.解剖下肢后面浅筋膜内的皮神经。

3.观察理解臀筋膜。

4.解剖观察梨状肌上、下孔及坐骨小孔的位置和构成,以及出入这些孔道的血管和神经。腘窝的境界、位置、构成及其内容的毗邻。

5.胫后血管和胫神经的起止、行程、分支和分布。踝管的构成、内容及其毗邻关系。

实验类型:验证性

必做或选做:必做

使用的主要仪器:多媒体、挂图;整尸、骨架;装缸标本。

(四)实验项目名称:胸前外侧壁和上肢前面浅层以及腋窝的解剖

实验目的:

1.了解胸部的境界、体表标志、胸部的标志线。了解胸前外侧壁浅、深筋膜及肌的配布。掌握女性乳房的位置关系,淋巴引流及其临床意义。

2.了解上肢浅层结构皮肤及浅筋膜的特点。上肢皮神经的分布概况、浅淋巴结的位置及流注关系。掌握头及贵要静脉的起止、行程、回流及交通关系。

3.了解腋区的位置。掌握腋窝各壁的构成,腋窝前壁的层次结构及锁胸筋膜的位置和穿经结构、腋窝后壁及三边孔与四边孔。掌握腋窝的内容:腋动脉分段、分支及其与臂丛的毗邻关系。掌握臂丛三束的主要分支。掌握腋淋巴结群的位置及流注关系。

4.了解臂前骨筋膜鞘的构成及肌肉的配布。掌握肱血管、正中神经及尺神经的行程。

5.掌握肘前区浅静脉的吻合,皮神经的位置。掌握肘窝的位置、境界及其内容的毗邻关系。

6.了解前臂前骨筋膜鞘的构成及肌肉的配布。掌握尺、桡血管神经及正中神经的行程及分支分布。

7.了解腕前区、手掌和手指掌面皮肤及浅筋膜的结构特点,掌握腕前区、手掌和手指掌面表面解剖和皮神经的分布区。掌握腕管的构成、内容的排列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了解手掌深筋膜的配布及结构特点。掌握手掌的层次结构。掌握掌浅弓、掌深弓的位置、组成、分支分布概况以及正中神经尺神经的分支分布概况。掌腱膜的构成及掌中间筋膜鞘的构成、结构层次,以及掌中间隙和鱼际间隙的位置及交通关系。

8.掌握手指腱鞘及滑液鞘的构成及内容。指髓间隙的构成及临床意义。手指的血管、神经及腱纽。

教学基本要求:

1.学生解剖和学习胸前外侧壁和上肢前面浅层以及腋窝。

2.绘制上肢浅层结构和腋窝图。

3.学生解剖和学习肘窝和手掌的层次结构。

4.绘制肘窝和手掌的骨筋膜鞘及其内容图。

实验内容提要:

1.皮神经为锁骨上神经、肋间神经的皮支。浅血管为胸廓内动脉和静脉、肋间后动脉和静脉的皮支、胸腹壁静脉。

2.乳房位置、形态和淋巴引流等。

3.腋腔境界及内容。

4.观察解剖臂筋膜及深筋膜在腕部构成的屈肌支持带。观察解剖腕管及其内容。

5.解剖肘窝,注意其境界及内容。

6.解剖前臂深筋膜,解剖腕管,辨认腕管内容。

7.解剖手掌层次。

实验类型:验证性

必做或选做:必做

使用的主要仪器:多媒体挂图。标本:骨架、整尸、上肢断层标本、瓶装标本。

(五)实验项目名称:脊柱区和上肢后面的解剖

实验目的:

1.了解脊柱区的概念。掌握脊柱区和上肢后面的表面解剖。了解脊柱区和上肢后面的皮神经配布。了解脊柱区深筋膜的组织特点。掌握胸腰筋膜位置、分层。掌握腹后壁的层次结构,腰上、下三角的境界、内容和临床意义。

2.了解上肢后面的皮神经配布。掌握臂后骨筋膜鞘及桡神经管内血管神经束及其主要分支和分布范围。了解臂后群肌的配布。

3.掌握肘后区尺神经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4.了解前臂后骨筋膜鞘的构成及肌肉的配布。掌握骨间后血管、神经的行程和分布。掌握前臂中份断面的解剖。

5.掌握手背的间隙,肌腱的排列和结构特点。

教学基本要求:

1.学生解剖和学习脊柱区和上肢后面的层次结构。

2.绘制肩胛区三边孔、四边孔和桡神经管图。

实验内容提要:

1.解剖背部及肩甲区的皮神经、浅层的斜方肌和背阔肌。解剖观察肩胛区的三边孔及四边孔及其内容。

2.观察腕背侧的伸肌支持带,臂后群分肌肱三头肌。解剖桡神经管及其内有桡神经和肱深动、静脉。

3.观察、辨认前臂后群肌。

实验类型:验证性

必做或选做:必做

使用的主要仪器:多媒体、挂图。标本:骨架、整尸、上肢断层标本、瓶装标本。

(六)实验项目名称:头、颈部浅层的解剖

实验目的:

1.了解头部的境界,面部与颅部的划分。掌握头部表面解剖。

2.掌握颅顶软组织的层次结构,浅筋膜内走行的血管神经束。掌握头皮的概念和颅顶危险区的位置、特点。

3.了解面部浅层结构的皮肤及浅筋膜。了解表情肌的配布。掌握面部血管的行程、分布及特点。掌握面神经的分布和三叉神经末支的出孔位置投影及其临床意义。

4.了解颈部的境界。颈部与项部划分。颈部各三角的构成。掌握颈部表面解剖。掌握颈阔肌的配布和颈部浅筋膜内走行的血管、颈丛皮支行程和分布。

教学基本要求:

1.学生解剖和学习头面颈浅层结构。

2.绘制颈浅层结构图。

实验内容提要:

1.解剖额顶枕区软组织层次和颞区层次。

2.解剖颅顶浅筋膜内的血管、神经

3.解剖面部浅层的面动脉、颞浅动脉、眶下动脉、颏动脉。面部浅层的静脉多数与同名动脉伴行。

4.面部神经为面神经、三叉神经、眶上神经、滑车上神经、眶下神经、耳颞神经。

实验类型:验证性

必做或选做:必做

使用的主要仪器:多媒体、挂图。标本:整尸、骨架、颅骨标本及瓶装标本。

(七)实验项目名称: 颈部深层的解剖

实验目的:

1.掌握颈筋膜的层次,附着和筋膜间隙及其交通关系。

2.了解下颌下三角的构成及内容。掌握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层次,颈动脉鞘的构成、内容及毗邻关系。了解颏下三角的构成及内容。掌握肌三角的构成及内容。甲状腺区的局部解剖,甲状腺下动脉与返神经关系的类型。了解气管颈段前面的层次结构及毗邻关系。

3.掌握胸锁乳突肌区的范围及浅层结构。了解胸锁乳突肌区深面的结构及毗邻关系。

4.了解颈根部(胸颈区)位置。掌握斜角肌间隙和椎动脉三角的位置、境界及内容。

5.了解颈外侧区枕三角的境界、内容。锁骨上三角的境界、内容。

6.了解颈部浅淋巴结群的名称、位置及流注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

1.学生解剖和学习颈深层结构。

2.绘制甲状腺动脉以及与喉返神经的关系(前、后面观)图。斜角肌间隙及其通过的结构图。

实验内容提要:

1.解剖、辨认颈筋膜及其形成物颈动脉鞘。

2.辨认、理解颈部分区。

3.解剖下颌下三角、颈动脉三角、肌三角(特别是甲状腺及气管)、胸锁乳突肌区、枕三角和锁骨上三角。

实验类型:验证性

必做或选做:必做

使用的主要仪器:多媒体、标本:整尸、骨架、瓶装标本。

(八)实验项目名称:胸壁和胸膜的解剖

实验目的:

1.了解胸部的境界。掌握胸部主要的体表标志,标志线及其临床意义。

2.了解胸壁浅、深筋膜及肌的配布。掌握胸壁的层次结构和固有胸壁的构成。

3.掌握女性乳房的位置、构造、淋巴回流及临床意义。

4.掌握肋间隙的构成,肋间血管、神经的走行与胸膜腔穿刺部位的关系及临床意义。了解胸内筋膜的配布。掌握胸廓内动脉的行程及其临床意义。

5.掌握胸膜的分部、胸膜腔构成和胸膜隐窝的位置。

6.掌握膈的位置、分部、裂隙和薄弱区。

7.掌握胸膜的分布与特点,胸腔与胸膜腔的区别,胸膜腔及胸膜窦的构成及位置、壁胸膜返折线的体表投影、心包三角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

1.学生解剖和学习胸壁的层次结构。

2.绘制肋间隙图和胸膜配布图。

实验内容提要:

1.解剖辨认深筋膜的浅、深两层及其覆盖的胸前外侧壁肌肉。

2.解剖、理解胸壁层次,特别是肋间隙的内容。

实验类型:验证性

必做或选做:必做

使用的主要仪器:多媒体、挂图。标本:整尸、骨架;装缸标本。

(九)实验项目名称:纵隔的解剖

实验目的:

1.掌握肺的位置形态、肺根的组成和排列关系及肺根的毗邻关系。掌握气管、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肺段支气管,肺叶及支气管肺段的概念、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掌握肺的体表投影。

2.了解纵隔的位置、境界、分区与整体观。

3.了解上纵隔内胸腺,上腔静脉及其属支,主动脉及其三大分支,迷走神经与膈神经、气管、食管、胸导管等的排列关系。掌握主动脉弓的三大分支的毗邻关系。掌握动脉导管三角位置、境界、内容(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及其临床意义。

4.掌握下纵隔心包的组成、心包窦的位置、毗邻及临床意义。识别心包内各大血管的排列关系。掌握心脏的体表投影及心音听诊部位。

5.了解气管胸部的位置和毗邻关系。

6.掌握食管胸部的位置、毗邻及临床意义。

7.掌握心脏、食管、胸主动脉、胸导管等的毗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了解奇静脉、半奇静脉的行程及其与食管静脉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

1.学生解剖和学习肺与纵隔。

2.绘制上纵隔结构图。

实验内容提要:

1.观察胸膜、探查胸膜腔及胸膜隐窝。

2.切取左、右肺,观察学习肺的形态、分叶和肺门结构。

3.辨认纵膈的境界、理解纵膈的分区。

4.解剖后纵膈的食管。

5.解剖学习心包及心脏。

实验类型:验证性

必做或选做:必做

使用的主要仪器:多媒体、挂图。标本:整尸、骨架;装缸标本。

(十)实验项目名称:腹前外侧壁和腹股沟区的解剖

实验目的:

1.了解腹部的境界。掌握体表标志,腹部分区及主要脏器的体表投影。

2.掌握腹前外侧壁浅筋膜的结构特点及皮神经的分布规律。了解浅血管的分布。

3.掌握腹前外侧壁的基本层次、该区肌肉配布特点及其腱膜的形成结构。

4.掌握腹直肌鞘和腹白线形态结构。掌握肌肉之间走行的神经血管。

5.掌握腹股沟区的基本层次及血管神经的分支和分布范围,掌握腹横筋膜的形成结构。掌握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及腹壁下动脉的行程分布。

6.掌握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体表投影及内容。掌握腹股沟三角的位置、构成及临床意义。掌握腹股沟区的薄弱处与疝形成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

1.学生解剖和学习腹前外侧壁和腹股沟区的层次结构。

2.绘制腹直肌鞘图。

实验内容提要:

1.理解腹前外侧壁皮肤的特点,注意浅筋膜在脐平面以上为一层,脐平面以下分为两层(脂肪层和膜性层)。

2.按层次解剖腹前外侧壁的肌肉

3.辨认腹股沟区的境界。

4.解剖腹股沟管,辨认其内容。

实验类型:验证性

必做或选做:必做

使用的主要仪器:多媒体、挂图。标本:整尸、骨架;装缸标本。

(十一)实验项目名称:腹膜和结肠上区的解剖

实验目的:

1.掌握腹膜的配布、区分和腹膜腔的形成,腹膜腔与腹腔区别,腹膜与腹腔脏器的关系。

2.掌握腹膜形成的网膜、网膜囊、韧带、系膜和皱襞的形态结构,网膜囊与网膜孔的位置,腹膜反折形成的隐窝和陷凹。掌握腹膜腔的分区,以及结肠上区和结肠下区的间隙。

3.结肠上区

(1)掌握胃的位置、毗邻、韧带、血供、淋巴引流和神经。

(2)掌握十二指肠的位置、形态分部、各部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毗邻。

(3)掌握肝的位置与毗邻、韧带、肝门、肝蒂和肝周间隙。

(4)胆囊和肝外胆道:掌握胆囊的位置、形态与变异,胆囊动脉及其类型,肝外胆道的组成,胆总管的分段与毗邻。

(5)掌握胰的位置、形态分部和各部的主要毗邻。

(6)掌握脾的位置、毗邻、韧带和血供,脾蒂。

(7)掌握腹腔干的主要分支和分布范围,了解迷走神经前、后干的分支分布概况。

教学基本要求:

1.学生解剖和学习腹膜和结肠上区结构。

2.绘制腹部正中面示腹膜的配布图。

实验内容提要:

1.观察辨认腹膜,探查腹膜腔及腹膜形成物。

2.辨认腹膜腔的区分。

4.观察胃的位置、形态和毗邻,解剖胃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结。

5.观察肝的位置、形态和毗邻。

6.观察解剖第一肝门、肝蒂内的结构。

7.查看肝外胆道的组成,辨认胆总管的分段。

8.观察理解胰腺的位置、形态和毗邻。

实验类型:验证性

必做或选做:必做

使用的主要仪器:多媒体、挂图。标本:骨架;装缸标本。

(十二)实验项目名称:结肠下区、腹膜后间隙的解剖

实验目的:

1.掌握肠系膜上、下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和分布范围。

2.掌握盲肠、阑尾的位置、血供及阑尾系膜和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3. 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与毗邻、属支、结构特点。

4. 掌握系膜窦与结肠旁沟构成及临床意义。

5. 掌握腹膜后隙的境界、交通和内容。掌握肾的位置与毗邻,肾门、肾窦、肾蒂的位置和组成,肾段的概念,肾血管及其变异,肾的被膜及肾上腺位置和形态。了解其前方和内侧的毗邻。

6. 掌握输尿管的行程和狭窄部位。

7. 了解腹主动脉的位置和分支分布和下腔静脉的位置和属支。

8.掌握腰交感干的位置和组成。

9. 掌握腰丛及其分支和分布范围。

教学基本要求:

1.学生解剖和学习结肠下区结构。

2.绘制腹肝门静脉系统图。

3.学生解剖和学习腹膜后隙结构。

4.绘制肾的被膜图。

实验内容提要:

1.解剖辨识肠系膜上动脉的走行和分支。

2.解剖辨识肠系膜下动脉的走行和分支。

3.辨认学习肝门静脉系的组成。

4.阑尾的位置、变异和血供。

5.辨认理解腹膜后隙的位置和境界。

6..解剖学习肾的位置、形态、被膜、毗邻和血供。

7.观察学习输尿管的分部。

8.解剖肾上腺,辨认其血管。

实验类型:验证性

必做或选做:必做

使用的主要仪器:多媒体、挂图。标本:整尸、骨架;装缸标本。

五、实验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办法

局部解剖学课程考核包括两部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依据学生的课堂操作技能、作业和课堂出勤、提问等进行综合评定;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

大纲制定者:贾宁

大纲校对者:冯改丰

大纲审定者:冯改丰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