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设置 > 教学大纲 > 正文

“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区段理论与实验教学大纲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07日 点击数:

“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区段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英文名称:Sensory organs and nervous system

   时:134(84/40/10)(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PBL)  

   分:          学分

适用对象:侯宗濂医学实验班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柏树令.系统解剖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ISBN 7-117-06856-6/R·6857

2. Keith L. Moor,Arthur F. Dalley & Anne M. R. Agur. Clinically Oriented Anatomy. 6th Edition.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09

3. Gerard J,Tortora Wiley. Principles of Human Anatomy.  11th Edition. Lippincott Willias & Willkins. 2007

4.高英茂.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一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ISBN7-117-06862-0/R·6863

5.Michael H.Ross & Wojciech Pawlina. Histology Text & Atlas. 5th  Edition.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6

6. TW. Sadler. Langman’s Medical Embrology.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10th/2006

7. 姚泰.生理学.第一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ISBN7-117-06859-0/R·6860

8. C. Guyton, John E. Hall.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ELSEVIER SCIENCE. 11th/2005

9.Stuart Ira Fox. Human Physiology: Laboratory Guide by Stuart Ira Fox. 13th Edition. McGraw-Hill College.1998

10. 寿天德. 神经生物学. 第二版. 北京:高教出版社. 2006.1 (2009重印). ISBN 978-7-04-0177740-4/ R338

11. 吕国蔚. 医学神经生物学. 第二版. 北京:高教出版社. 2004.11. ISBN 7-04-015373-4/ R338

12. C Hammond.  Cellular and Molecular Neurobiology. A Harcou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any. ISBN 0-12-322040-8. 1996

13. 陈杰,李甘地.病理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ISBN 7-117-06930-9/R6931

14. Vinay Kumar, Abul Abbas, Nelson Fausto, Richard Mitchell. Robbins Basic Pathology. 8th Edition.Hardbound. 2007.ISBN-10: 1-4160-2973-7

15. 杨世杰.药理学.第一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ISBN 7-117-06914-9/R6915

16. HARVEY. LIPPINCOTT'S ILLUSTRATED REVIEWS: PHARMACOLOGY IE 4E. 4th Edition. Lippincotl's illustrated  Reviews.2008

一、区段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性质:医学基础课

目的任务: 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区段是对有关人体感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基础课的整合,涉及人体重要感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大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知识。其中系统解剖学讲述人体正常感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巨视形态结构、相关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组织学重点讲述利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探究人体正常感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细微结构及其功能;胚胎学重点阐明感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相应的基本技能;生理学是在掌握形态学知识的基础上,讲述人体感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神经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以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角度,分别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系统水平讲述神经系统变化过程,以及这些过程的整合作用,直至最复杂的学习和记忆等高级功能;病理学重点讲述中枢神经系统有关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即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目的是认识和掌握疾病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药理学主要讲述作用于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

上述几门课程的有机整合,使学生在掌握感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疾病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本区段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感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在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学科重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技能;适时地介绍相关的重要新进展,使学生对区段各学科的发展前沿有所了解。要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本大纲确定了人体感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在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各学科领域学生应掌握的重要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适当介绍与三基内容相关的重要新进展,使学生对感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在各学科的发展前沿有所了解。教师必须依据大纲的要求,安排各种教学活动。

2. 本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和了解的基本内容两部分。在教学中,要始终强调按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格要求和严密方法)的要求来培养学生,并适时引入国内、外有关最新科学进展。

3. 本大纲基于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病理学和药理学五学科课程整合而设置,减少传统理论和实验教学学时,适时引入以临床问题为基础(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自我引导(self-directed)的学习方式,旨在为学生传授感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病理学和药理学五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仅教授基本知识,而且教授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通过讲课、学习教材、观察标本和实验,以及PBL小组讨论、假设问题、查阅资料、书写机制图和总结汇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BL小组学习需紧密联系临床,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性。

4. 本区段要求双语教学,学生掌握常用的英语专业词汇,为阅读外文书刊创造条件。依据临床医学八年制培养目标,应选用教育部规划教材和国际通用的原版英文教材,精选教学内容,避免学习负担过重,培养学生自学。

三、教学内容要求

第一章  感觉器官形态学

第一节  概述

1.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概念。

2. 感受器的分类。

第二节  视器(解剖与组织学)

1. 视器的组成与功能。

2. 眼球的外形。眼球壁各层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3. 角膜五层的组织结构。*

4. 视网膜色素上皮三级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超微结构;中央凹;视神经乳头和视神经的构造;视网膜的十层结构与三级神经元的关系。*

5. 眼球内容物的组成。眼房的位置及房水的产生部位和循环途径。晶状体的结构、功能、年龄变化和曲度的调节。玻璃体的位置和形态结构。*

6. 眼副器的组成与功能。眼睑的形态和构造。

7. 结膜的分部和形态结构。泪器(泪腺和泪道)的位置、形态和开口部位。眼外肌名称、位置、作用和神经支配。*

8. 眶脂体和眼球筋膜的位置和形态结构。

9. 眼动脉的起始、主要分支和分布。眼静脉的回流。眼的神经。

第三节  前庭蜗器(位听器,耳)

1. 前庭蜗器的分部和各部的机能。*

2. 外耳的组成。外耳道的位置、分部、形态和幼儿外耳道的特点。鼓膜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3. 中耳的组成。鼓室的位置,六个壁的主要形态结构、毗邻及交通和临床意义。咽鼓管的位置、分部、开口部位和作用,幼儿咽鼓管的特点。鼓窦和乳突小房的位置。*

4. 内耳的位置和分部。骨迷路的分部(骨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各部的形态结构以及骨迷路与膜迷路的位置关系。膜迷路(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和蜗管)的组成和形态结构。*

5. 壶腹嵴、位觉斑的位置、组织结构和功能。螺旋器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内、外淋巴液的形成和吸收。*

6. 听小骨的名称、连结、位置和作用。鼓膜张肌和镫骨肌的作用。

7. 声波的传导途径。

第四节  皮肤(组织学)

1. 表皮 表皮的五层结构,非角质形成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2. 真皮 乳头层和网织层。*

3. 皮下组织和皮肤的附属器官

第五节  眼和耳(组织学)

1. 眼球壁的结构:

A 纤维膜(角膜,巩膜)

B 血管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C 视网膜

2. 外耳的中耳结构。

3. 内耳结构和功能

第二章  感觉器官生理学

第一节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 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与特异敏感性。

2.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和感受器电位产生及其机制。*

3. 感受器的编码功能。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及其机制。

第二节  视觉

1. 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1)眼折光成像原理、眼折光系统的光学特性、简化眼的主要光学参数。眼的折光功能调节原理。

(2)近点和远点的概念。瞳孔的调节原理。*

(3)眼的折光能力异常的种类(近视、远视、散光、老视)及矫正方法;眼球会聚的原理及复视的形成机制;房水的形成机制、眼内压的正常值及青光眼的发病机制。

2. 眼的感光换能系统

(1)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2)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包括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视杆细胞的感光功能机制,包括感光功能过程中的信号转导机制。

(3)生理盲点、夜盲症的发生原理;视锥细胞的感光功能机制及颜色视觉机制;颜色视觉的三原色学说和对比色学说;色盲和色弱的概念和产生机制。*

3. 视网膜的信息处理

(1)视网膜的信息处理机制。

(2)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视力(视敏度)、视野、明适应、暗适应、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等概念。*

(3)明适应、暗适应的产生机制。

第三节  听觉

1. 听阈和听域的概念。*

2. 外耳和中耳的功能:外耳和中耳的传音功能,鼓膜和听骨链的作用,声音传向内耳的途径,咽鼓管的功能。

3. 内耳(耳蜗)的功能

(1)熟悉耳蜗的结构。

2)内耳的感音机制,包括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以及科蒂氏器官的换能作用。*

(3)耳蜗的生物电现象和微音器电位,听神经动作电位;听力及其测定方法;双耳听觉的概念。

第四节  平衡感觉

1. 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和适宜刺激

(1)前庭器官对直线加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感受机制。*

(2)前庭器官的细部结构。

2. 前庭反应:前庭姿势调节反射;前庭自主神经反应的临床表现;眼震颤的概念、时相、产生原理。

第五节  其他感受器的功能

1. 嗅觉和味觉感受器的结构特点和适宜刺激。嗅觉和味觉的一般性质。

2. 皮肤感觉的分类。触觉、压觉、温度感觉的感受器及其功能特点;痛觉感受器和引起痛觉的刺激。

第三章  神经系统形态学

第一节  脊髓(解剖与组织学)

1.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2. 脊髓灰、白质配布的形式、区分和名称。*

3. 脊髓灰质的细胞构筑分层(Rexed分层)。灰质前、后、侧角的主要核团(后角边缘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背核、中间外侧核、脊髓骶副交感核和前角运动神经元)。脊髓灰质前角、侧角和后角内神经元的分类、微细结构及其功能。*

4. 脊髓白质重要纤维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前、侧束、红核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的位置、起止和功能。*

5. 脊髓中央管和终室的位置。

6. 脊髓灰质前角α、γ细胞和Renshaw细胞概念。

7. 脊髓小脑前、后束的位置、起止和功能。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和内侧纵束的位置、起止和功能。脊髓固有束的位置和功能。脊髓白质的组织学结构。

8. 脊髓的功能。脊髓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第二节  

1. 脑干

(1)脑的位置、分部和脑干的概念。*

(2)脑干的外形。菱形窝的位置、构成和形态结构。第四脑室的位置和通连。脉络丛结构、位置和功能。*

(3)延髓、脑桥、中脑内部结构的主要特点(延髓的两个交叉、第四脑室的开敞和下橄榄核的出现;脑桥划分为基底和被盖部;中脑出现顶盖和脚底等)。*

(4)脑干灰质核团的分类。脑干内各脑神经核的名称、位置和功能。薄束核、楔束核、下橄榄核、红核和黑质等中继核的位置和功能。*

(5)脑干内重要纤维束(锥体束、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三叉丘系和外侧丘系)的位置和功能。*

(6)脑干网状结构的位置、主要核团的位置、纤维联系和功能。

(7)延髓锥体交叉、内侧丘系交叉、橄榄中部、脑桥下份、脑桥中份、中脑下丘、中脑上丘水平切面所见结构及其配布。

(8)脑干各部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2. 小脑

(1)小脑的位置、外形、分叶和机能分区。小脑扁桃体的位置和临床意义。*

(2)小脑的内部构造。小脑皮质的分层、各层的神经元构筑和纤维构筑。*

(3)小脑皮质神经元的类型及细微结构。

(4)小脑核的名称、位置和主要纤维联系。*

(5)小脑髓质的位置和纤维分类。小脑三对脚的位置、所含纤维束和功能。

(6)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大脑小脑的纤维联系与功能。

(7)小脑损伤与临床联系。

3. 间脑

(1)间脑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组成和位置。*

(2)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在位置上的分界。

(3)第三脑室的位置和通连。*

(4)背侧丘脑核团的划分。背侧丘脑特异性中继核团的名称、纤维联系和功能(包括后丘脑)。*

(5)背侧丘脑联络性核团和非特异性丘脑核团的位置、分部和功能。

(6)后丘脑的位置、核团和功能。*

(7)上丘脑和底丘脑的位置、分部、内部结构和功能。

(8)下丘脑的分部和主要核团名称和位置。视上核、室旁核和弓状核的位置、纤维联系和功能。*

(9)下丘脑主要纤维联系和功能。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下丘脑垂体束和垂体门脉系统)。

4. 大脑

(1)脑半球的外形、分叶及主要沟回。*

(2)第I躯体运动区、第I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和内脏活动皮质中枢的位置、形态特点和功能定位。语言中枢的位置、分部和功能。*

(3)嗅觉区、味觉区和平衡觉区在大脑皮质上的位置。

(4)大脑的内部结构。基底核的组成和位置。纹状体的组成、区分和功能。*

(5)侧脑室的形态分部和各部的位置。*

(6)大脑皮质的分部(原皮质、旧皮质和新皮质)。

(7)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分类及细微结构。原皮质、旧皮质和新皮质的分层、各层的神经元构筑。大脑皮质神经元的联系及功能。

(8)大脑半球髓质纤维的分类。

(9)联络纤维和连合纤维组成及形态结构。

(10)内囊的位置、形态分部和各部主要投射纤维束的排列位置关系。*

(11)内囊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12)边缘系统的组成和联系概况。*

(13)基底前脑的概念。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1. 感觉传导通路

(1)躯体感觉传导路和内脏感觉传导路的概念。

(2)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的部位、纤维束在中枢各部的经行位置及向大脑皮质投射的部位。*

(3)躯干、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4)躯干、四肢及头面部痛温觉和粗触压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的部位、纤维束在中枢各部的经行位置及向大脑皮质投射的部位。*

(5)视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纤维部分交叉(视交叉)的情况、视辐射在内囊的位置和向大脑皮质投射的部位。视觉传导通路不同部位损伤后的视野变化。*

(6)瞳孔对光反射的通路。该通路不同部位损伤后瞳孔对光反射的变化。*

(7)听觉、平衡觉和嗅觉的传导通路的组成。

2. 运动传导通路

(1)躯体运动传导路和内脏感觉传导路的概念。

2)锥体系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胞体所在部位及轴突组成的纤维束和神经。*

(3)皮质脊髓束在中枢各部的位置、纤维交叉部位及其与下运动神经元联系的状况。*

4)皮质核束在中枢各部的位置、纤维交叉部位及其与下运动神经元联系的状况。*

(5)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6)锥体外系的概念。*

(8)主要的锥体外系通路。

(9)神经系统化学通路的概念和主要的神经系统化学通路。

第四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和脑脊液循环

1. 脑和脊髓的被膜

(1)脊髓被膜的结构特点。硬膜外隙、蛛网膜下隙和终池的概念。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与麻醉的关系。*

(2)脊髓蛛网膜和软脊膜的形态特点。齿状韧带的位置和作用。

(3)硬脑膜的结构特点、形成物(大脑镰、小脑幕)及硬脑膜窦的名称、位置和通连。海绵窦的位置、内容物及交通。*

(4)脑蛛网膜、蛛网膜下池、蛛网膜粒、软脑膜和脉络丛的概念。脑蛛网膜和软脊膜的结构特点。

(5)小脑延髓池的位置。*

2. 脊髓和脑的血管

(1)脑的动脉来源、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行程及其主要分支(皮质支和中央支)的分布。大脑前、中、后动脉的起始、经行和分支分布。*

(2)脑底动脉环的位置、组成和临床意义。*

(3)脑的浅、深静脉的主要属支和回流情况。

(4)脊髓动脉的来源、分布特点,以及脊髓静脉的回流概况。

3. 脑脊液及其循环:脑室系统以及脑脊液的产生部位、生化成分、回流途径和功能。*

4. 脑屏障

(1)脑屏障的概念。

2)—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和耐饥也—脑屏障的分布、组织结构和功能。*

第五节  内脏神经系统

1. 内脏神经的区分和分布。*

2. 内脏运动神经的形态结构及功能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差别。节前神经元、节前纤维、节后神经元节及后纤维的概念。*

3. 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交感干的位置、组成和椎前节(腹腔节、肠系膜上、下节等)位置。颈上节的位置,节后纤维分布概况。内脏大、小神经的组成、换元部位和分布概况。盆交感干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

4. 交通支、灰交通支和白交通支的概念。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纤维的节段性分布概况。

5. 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动眼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交换神经元的部位和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面神经、舌咽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交换神经元的部位和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迷走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与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盆内脏神经的性质、换元部位和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

6.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7. 内脏神经对内脏器官的双重支配概念。

8. 主要内脏神经丛(心丛、肺丛、腹腔丛、腹主动脉丛及腹下丛包括上腹下丛和下腹下丛即盆丛)的位置和分布。

9. 内脏感觉神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牵涉性痛的概念。

第六节  神经系统的发生

1. 神经管的形成。*

2. 神经上皮的分化。*

3. 脊髓的形成。*

4. 脑的形成。*

5.脑的演变。*

6. 神经系统常见畸形。*

第四章  神经系统生理学

第一节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及一般功能

一、 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1. 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与功能。

2. 神经纤维的分类;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轴浆运输的概念和机制;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神经营养因子的生理作用。

二、神经胶质细胞

1. 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

2.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第二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一、 突触传递的过程

1. 突触的定义。

2. 突触微细结构与分类。

3. 突触的传递过程;突触后神经元的电活动变化规律,包括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概念与产生机制。

4. 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的产生。

5. 突触传递的调节机制;突触可塑性的概念、形式、产生机制。

6. 非定向突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的概念和特点;电突触的功能。

二、 神经递质和受体

1. 神经递质的概念和分类。

2. 递质的合成、释放和失活机制;递质鉴定的标准;递质共存的概念及戴尔原则;调质的概念及作用。

3. 受体的概念;受体的分类、亚型及受体的调节。

4. 乙酰胆碱及其受体的分类、效应和阻断剂;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及其受体的分类、效应、阻断剂;其他递质及其受体。

三、 反射活动的基本过程和一般特性

1. 反射的概念和基本过程。

2. 中枢神经元联系方式的分类和各自的功能特点;局部回路神经元和局部神经元回路的概念、结构特点和功能;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

3. 突触后抑制的概念、类型及意义。

4. 突触前抑制、突触易化的变化。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一、 感觉概述

1. 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与特异敏感性。

2.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感受器电位产生及其机制。

3. 感受器的编码功能。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及其机制。

二、 躯体和内脏感觉

1. 躯体感觉

(1)丘脑前的传入系统;丘脑的核团组成。

(2) 丘脑的三类核群在感觉传导方面的功能;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通路结构和功能;大脑皮层第一体感区和第二体感区的部位和功能特点。

(3) 触-压觉、本体感觉、温度觉和痛觉感受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特点。

(4) 体表痛的特征、传导纤维。

2. 内脏感觉:内脏痛的特点、牵涉痛的概念和发生机制。

三、 视觉

1. 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1)眼折光成像原理、眼折光系统的光学特性、简化眼的主要光学参数。眼的折光功能调节原理。

(2)近点和远点的概念。瞳孔的调节原理。

(3)眼的折光能力异常的种类及矫正方法;眼球会聚的原理及复视的形成机制;房水的形成机制、眼内压的正常值及青光眼的发病机制。

2. 眼的感光系统

(1)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2)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视杆细胞的感光功能。

(3)生理盲点、夜盲症的发生原理;视锥细胞的感光功能机制及颜色视觉机制;颜色视觉的三原色学说和对比色学说;色盲和色弱的概念和产生机制。

3. 视网膜的信息处理

(1)视网膜的信息处理机制。

(2)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视力(视敏度)、视野、明适应、暗适应、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等概念。

(3)明适应、暗适应的产生机制。

四、 听觉

1. 听阈和听域的概念。

2. 外耳和中耳的功能:外耳和中耳的传音功能,鼓膜和听骨链的作用,声音传向内耳的途径,咽鼓管的功能。

3. 内耳(耳蜗)的功能

五、 平衡感觉

1. 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和适宜刺激

(1)前庭器官对直线加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感受机制。

(2)前庭器官的结构。

2. 前庭的姿势调节反射;前庭自主神经反应的临床表现;眼震颤的概念、时相、产生原理。

六、 嗅觉和味觉

1. 嗅觉感受器的结构特点和适宜刺激;嗅觉的一般性质。

2. 味觉感受器的结构特点和适宜刺激;味觉的一般性质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 运动的中枢调控功能概述

二、 脊髓在姿势调节中的作用

1. 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

(1)脊髓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的组成。

(2)运动单位的概念。

2. 姿势的中枢调节

(1)脊髓的调节功能。

(2)脊休克的概念。

(3)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脊髓的姿势反射,包括屈肌反射、对侧伸肌反射和节间反射。

(4)牵张反射的概念、分类;肌梭和腱器官的结构及其在牵张反射中的作用。

三、 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控

1. 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网状结构的易化区和抑制区的概念。

2. 去大脑僵直的概念、产生机制,α僵直和γ僵直的概念和产生机制。

3. 脑干对姿势的调节,包括状态反射和翻正反射。

四、 大脑皮层的运动调节功能

1. 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分区构成特点;运动柱的概念。

2. 运动传导通路;软瘫和硬瘫的产生机制;巴宾斯基征所代表的意义。

3. 对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新认识;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及其与软瘫和硬瘫的关系。

五、 基底神经节对运动的调节

1. 基底神经节的结构和功能。

2. 黑质-纹状体环路的组成;基底神经节功能异常后导致的疾病,如帕金森病和亨廷顿病。

六、 小脑对运动的调节

1. 前庭小脑、脊髓小脑、皮层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

2. 小脑皮层的局部神经元回路。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控制

一、 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 自主神经的结构。

2. 自主神经的功能特征。

二、 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控作用

1. 脊髓、低位脑干、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特点。

2. 下丘脑的主要功能,包括对体温、水平衡和垂体激素分泌、生物节律控制等方面的调节。

三、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控

1. 本能行为和情绪活动的神经基础。

2. 情绪反应的现象和机制。

第六节 脑电活动、睡眠与觉醒和脑的高级功能

一、 自发脑电活动

1. 脑电图和皮层电图的概念。

2. 脑电图波形的分类、生理意义;脑电波形成的机制。

3. 皮层诱发电位的概念、产生机制、记录方法,以及在临床和科研方面的用途。

二、 觉醒与睡眠

1. 觉醒状态的维持机制。

2. 睡眠的时相与生理意义。

3. 睡眠的发生机制。

二、脑的高级功能

1. 学习与记忆的概念、形式;记忆过程(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遗忘的概念和机制;学习和记忆的机制。

2. 条件反射的建立与消退;条件反射形成的机制;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3. 大脑皮层一侧优势和优势半球的概念,左、右半球的功能分工和联系。

4. 大脑皮层不同语言区的损伤以及相应的语言障碍类型,如运动失语症、感觉失语症、失读症、失写症。

第五章  神经生物学

第一节  细胞与分子神经生物学

1. 神经元的亚微和超微结构特征。*

2. 树突和轴突的超微结构特征。*

3. 神经元胞浆转运。

4.神经元上受体结构特征和跨膜信号转导机制。*

5.信号转导方式,蛋白磷酸化及其意义。*

6. 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7. 溶酶体、内吞体和自噬体在神经元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8. 神经元的可塑性及其意义。

9. 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与意义。

第二节  神经递质与神经肽

1.神经递质和递质共存的概念。*

2.神经递质的鉴定标准。*

3.谷氨酸的生物代谢,Glu-Gln循环。*

4.谷氨酸受体的分类和结构及作用特点。*

5.神经肽的生物合成、储存、释放及失活。*

6.神经肽的分类。*

7.神经肽与经典递质的相互作用及其意义。*

8.目前所知道的常见递质的分类及种类。

9.中枢神经元的命名方法,常用中枢神经递质的检测方法及优缺点。

10.谷氨酸受体的激动剂和拮抗剂。

11.EAA的兴奋性突触传递作用及兴奋毒性。

12.神经肽与血脑屏障。

13.神经肽的信号转导特点。

第三节  干细胞与神经发育

1. 神经系统发育过程的形态学演变规律。*

2. 诱导上皮性外胚层向神经性外胚层分化的主要机制。

3. 诱导神经轴前后关系形成和背腹侧分化的主要机制。

4. 神经发育畸形及其发生的细胞学基础。

5. 神经细胞发育(细胞增殖、分化、迁移)。*

6. 生长锥的概念及轴突延伸的机制。*

7. 突触形成和突触可塑性。

8. 神经网络

9. 干细胞及神经干细胞的概念和特性。*

10. 干细胞研究现状及进展。*

11. 神经干细胞与神经系统发育。*

12. 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以及伦理学要求。

第四节  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1. 神经系统损伤的分类及表现。

2. 神经细胞代谢特点及损伤类型,影响细胞死亡的因素。*

3. 神经纤维损伤。*

4. 神经细胞坏死、凋亡以及自噬的表现。*

5.  神经发生与神经再生。

6.  神经营养因子的概念、分类和受体。*

7. 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元存活、发育和再生的影响。*

8. 神经干细胞与神经再生修复。*

9. 脑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激活(增殖、迁移、分化规律)。*

10.  神经损伤修复策略(神经保护及神经再生)。*

第六章  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学

1.掌握神经组织的基本病变。*

2.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并发症和临床病理联系。

3.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熟悉其病因、流行病学特点。*  

4.了解海绵状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5.了解Alzheimer病和Parkinson病的病理变化。

6.了解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常见类型及病变特点。

第七章  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的药物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述

1.传出神经的解剖分类及生理功能,递质(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贮存、释放和代谢。

2.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各型受体及其亚型的分布及兴奋时的生理效应。*

3.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作用的环节;根据药物作用的效应与机制掌握传出神经药物的分类。*

第二节  拟副交感神经药

1.乙酰胆碱的M、N样作用。

2.毛果芸香碱的作用、应用和不良反应。*

3.新斯的明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了解毒扁豆碱、他克林的作用特点和用途。*

4.有机磷酸酯的中毒机制、急性中毒的表现(M、N样作用及中枢症状),阿托品和碘解磷定的解毒机制以及二药合用的理由。*

第三节  胆碱受体阻断药

1.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熟悉中毒表现、中毒的处理及禁忌症。*

2. 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的作用特点。*

3.合成扩瞳药、合成解痉药的特点及应用。

4. 除极化型肌松药和非除极化型肌松药肌肉松弛的机制。琥珀胆碱和筒箭毒碱的作用特点、临床用途、不良反应、中毒解救、禁忌证。

第四节  肾上腺受体激动药

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物的化学结构特点,构效关系及其分类。

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肾上腺素、多巴胺、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沙丁胺醇)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3.区别肾上腺受体激动药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影响及其在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第五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α受体阻断药及β受体阻断药的分类。

2.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酚苄明、哌唑嗪)和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

第八章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

1. 镇静催眠药苯二氮草类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作用机制。*

2.巴比妥类的药理作用,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第二节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1. 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及机理,苯巴比妥、乙琥胺、卡马西平临床应用特点。*

2.硫酸镁的作用特点。

第三节  抗帕金森病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1. 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的药理作用及合并用药特点。*

2. 其它多巴胺受体激动药与M 受体阻断药抗帕金森病原理及其适应证。

第四节  抗精神失常药

1.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治疗策略。*

2. 碳酸锂的作用机理与临床应用。*

3. 丙咪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第五节  镇痛药

1.吗啡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可待因的作用及特点;哌替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与主要不良反应。*

2.美沙酮、喷他佐辛的药理作用特点。

第六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

1.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

2.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3.布洛芬及双氯酚酸的作用特点。

、学时分配表

(一)理论课

功能模块

学科

内     容

学时

感觉器官形态学

解剖学

组胚学

1

感觉器官形态学

4

感觉器官生理学

生理学

2

感觉器官(眼耳)生理学

4

神经系统形态学

解剖学

3

脊髓解剖与组织学,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2    2

解剖学

3

间脑,小脑解剖与组织学

端脑解剖与组织学

2    2

解剖学

3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脑膜,脑血管,脑脊液循环

2   2

解剖学

组胚学

3

内脏神经

神经系统的胚胎发育

2    2

神经系统生理学

生理学

4

神经生理学总论

2

生理学

4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4


生理学

4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4

生理学

4

内脏活动及本能行为

2

生理学

4

觉醒、睡眠与脑电活动,

高级功能

4

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5

细胞与分子神经生物学

6

神经生物学

5

神经递质与神经肽

4

神经生物学

5

干细胞与神经发育

6

神经生物学

5

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6

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学

病理学

6

神经系统的细胞及其基本病变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并发症

神经系统炎症病理学,神经系统肿瘤,变性疾病

2

 

2

 

周围神经系统药理学

药理学

7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述

2

药理学

7

拟副交感神经药,胆碱受体阻断药

4

药理学

7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4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药理学

8

镇静催眠药

抗精神失常药

2

2

药理学

8

镇痛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

2

2

合         计

84

 

(二)实验课

序号

学科

实验名称

学时

1

解剖学

感觉器官

4

2

解剖学

脊髓,脑干外形

4

3

解剖学

脑干内部结构

4

4

解剖学

小脑,间脑,端脑

4

5

解剖学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4

6

解剖学

脑膜,脑血管,脑脊液

4

7

解剖学

内脏神经

4

8

组胚学

病理学

神经组织、皮肤组织学和病理学

2

2

9

生理学

反射弧分析与中枢抑制观察

4

总   计

40

(三)PBL Case

名  称

主要内容

学  时

说话嘶哑的老人

延髓外侧综合症

5

害人的蚊虫

流行性乙型脑炎

5

总    计

10

 


 


“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区段实验教学大纲

中文名称: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区段

英文名称:Sensory organ and nervous system block

   时:36

适用对象:侯宗濂医学实验班

相关学科: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实验内容总表

编号

名  称

学时

学  科

实 验 中 心

1

感觉器官

4

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实验中心

2

脊髓,脑干外形

4

3

脑干的内部结构

4

4

小脑,间脑和端脑

4

5

神经系统传导痛路

4

6

脑、脊髓被膜和血管,脑脊液循环

4

7

内脏神经系统

4

8

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组织学和病理学

2

2

组织学与胚胎学

病理学

形态实验中心

9

反射弧分析与中枢抑制观察

4

生理学

机能实验中心

总计


36



实验一  感觉器官(人体解剖学)

1.实验目的

学习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学习眼、耳的位置和组成,眼、耳各部的位置毗邻及形态结构和功能。

2.实验内容

A.视器

a.视器的组成与功能。

b.眼球的外形。眼球壁各层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黄斑、中央凹和视神经盘的位置和形态。*

c.眼球内容物的组成。眼房的位置及房水的产生部位和循环途径。晶状体的位置、结构、功能、年龄变化和曲度的调节。玻璃体的位置和形态结构。*

d.眼副器的组成与功能。眼睑的形态和构造。

e.结膜的分部和形态结构。泪器(泪腺和泪道)的位置、形态和开口部位。眼外肌名称、位置、作用和神经支配。*

f.眶脂体和眼球筋膜的位置和形态结构。

g.眼动脉的起始、主要分支和分布。眼静脉的回流。眼的神经。

B.前庭蜗器(位听器)

a.前庭蜗器的分部和各部的机能。*

b.外耳的组成。外耳道的位置、分部、形态和幼儿外耳道的特点。鼓膜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c.中耳的组成。鼓室的位置,六个壁的主要形态结构、毗邻及交通和临床意义。咽鼓管的位置、分部、开口部位和作用,幼儿咽鼓管的特点。鼓窦和乳突小房的位置。*

d.内耳的位置和分部。骨迷路的分部(骨半规管、前庭和耳蜗)、位置和形态。膜迷路的组成(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和蜗管)、位置、形态和功能。以及骨迷路与膜迷路的位置关系。*

e.壶腹嵴、位觉斑和螺旋器的位置和功能。*

f.听小骨的名称、连结、位置和作用。鼓膜张肌和镫骨肌的作用。

g.声波的传导途径。

3.实验材料

多媒体电脑,挂图;手摸和装缸标本包括猪眼球、泪器、眼肌、颞骨(剖开)、听小骨;模型: 眼球、颞骨、半规管、耳。

4.实验课设计

A.观看多媒体教学录像“眼、耳解剖”。(20分钟)

B.复习提问大课所讲重要内容: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和功能。(20分钟)

C.结合多媒体解剖图和模型学习视器、前庭蜗器,重点讲解眼球壁的构造、中耳鼓室及内耳。(20分钟)

D.教师示教眼耳标本及模型(30分钟)

a.观察眼球壁的层次、各层的分部及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眼球折光装置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房水循环。观察眼睑、结膜的形态结构及分部,泪器的组成及泪液的流向,眼球外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b.观察外耳道的形态、分部、走向和婴儿外耳道的特点。观察听小骨的名称、连接和功能,咽鼓管的分部、开口位置、作用和幼儿咽鼓管的特点,乳突窦和乳突小房的位置和交通。观察骨迷路的分部、各部形态结构和交通关系,内耳感受器的名称、位置和功能,声波经空气传导至内耳的途径。

E.学生自行观察标本,教师指导答疑。(100分钟)

F.小结:结合气传导和骨传导总结内耳的结构。(10分钟)

G.实验作业:绘制眼球水平切面图和中耳示意图(课后完成)。

5.实验课回报形式

实验作业。

实验二  脊髓,脑干的位置和外形(人体解剖学)

1.实验目的

学习脊髓的位置、外形、内部结构和功能。学习位置和脑干外形。

2.实验内容

A.脊髓

a.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b.脊髓灰、白质配布的形式、区分和名称。*

c.脊髓灰质的细胞构筑分层(Rexed分层)。Rexed各层的细胞形态、纤维联系和功能。灰质前、后、侧角主要核团(后角边缘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背核、中间外侧核、脊髓骶副交感核和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位置、细胞形态和纤维联系。脊髓灰质前角、侧角和后角内神经元的分类、微细结构及其功能。*

d.脊髓白质重要纤维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前、侧束、红核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的位置、起止和功能。*

e.脊髓中央管和终室的位置。

f.脊髓灰质前角α、γ细胞和Renshaw细胞概念。

g.脊髓小脑前、后束的位置、起止和功能。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和内侧纵束的位置、起止和功能。脊髓固有束的位置和功能。

h.脊髓的功能。脊髓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B.脑干外形

a.脑的位置、分部和脑干的概念。*

b.脑干的外形。菱形窝的位置、构成和形态结构。第四脑室的位置和通连。脉络丛结构、位置和功能。*

3.实验材料

多媒体电脑,挂图;标本:脊髓整体、脊髓原位、脊髓断面、整脑、马尾、脑干;模型:脊髓、脑干。

4.实验课设计

A.观看多媒体录像“脊髓”。(20分钟)

B.以提问方式复习有关理论课内容。(10分钟)

C.利用多媒体教学图和标本重点介绍脊髓的位置及外形,颈膨大与腰骶膨大的位置,脊髓的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以及脊髓白质内的主要上、下行纤维束。(10分钟)

D.示教标本:(30分钟)

a.观察脊髓的位置、上下端水平、外形特征。

b.观察脊神经根与脊髓的分节关系。

c.观察脊髓灰质、白质的组成、配布。

d.观察脑干分部。

e.观察脑干的腹侧面、背侧面结构。

E.学生自行观察标本。(120分钟)

F.小结:脊髓Rexed分层。(10分钟)

G.实验作业:填注脊髓颈膨大阶段水平切面图和脑干腹、背侧观图(课后完成)。

5.实验课回报形式

实验作业。

实验三  脑干的内部结构(人体解剖学)

1.实验目的

学习脑干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2.实验内容

A.延髓、脑桥、中脑内部结构的主要特点(延髓的两个交叉、第四脑室的开敞和下橄榄核的出现;脑桥划分为基底和被盖部;中脑出现顶盖和脚底等)。*

B.脑干灰质核团的分类。脑干内各脑神经核的名称、位置和功能。薄束核、楔束核、下橄榄核、红核和黑质等中继核的位置和功能。*

C.脑干内重要纤维束(锥体束、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三叉丘系和外侧丘系)的位置和功能。*

D.脑干网状结构的位置、主要核团的位置、纤维联系和功能。

E.在延髓锥体交叉、内侧丘系交叉、橄榄中部、脑桥下份、脑桥中份、中脑下丘、中脑上丘横断面上的脑干内部结构及配布。

F.脑干各部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3.实验材料

多媒体电脑,挂图;标本:脑正中矢状切、脑干外形、脑干各断面;模型:脑干内部结构、脑干电动模型。

4.实验课设计

A.观看多媒体教学录像“脑干”。(30分钟)

B.复习大课内容并讲解脑干的灰质结构。(10分钟)

C.讲解脑干的白质纤维。(10分钟)

D.讲解脑干的网状结构。(10分钟)

E.讲解脑干的主要横断面结构。(10分钟)

F.示教脑干灰质核团的位置、形态及白质纤维联系(30分钟)

a.应用模型观察脑神经核和的位置及其与脑神经的关系。

b.应用模型观察中继核:楔束核、薄束核、下橄榄核、脑桥核、红核、黑质等。

c.应用模型观察脑干内上行与下行传导束。

G.学生观察学习模型、标本。(90分钟)

H.小结:脑干网状结构定义、位置及组分。(10分钟)

I.实验作业:填注脑干各代表性水平切面图结构和脑干脑神经核与脑神经联系。

5.实验课回报形式

实验作业。

实验四  小脑,间脑和端脑(人体解剖学)

1.实验目的

学习小脑和间脑的位置和部分;小脑和间脑各部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学习端脑的位置、外形和分叶;端脑皮质功能定位;端脑的内部结构。

2.实验内容

A.小脑

a.小脑的位置、外形、分叶和机能分区。小脑扁桃体的位置和临床意义。*

b.小脑的内部构造。小脑皮质的分层、各层的神经元构筑和纤维联系。*

c.小脑皮质神经元的类型及细微结构。

d.小脑核的名称、位置和主要纤维联系。*

e.小脑髓质的位置和纤维分类。小脑三对脚的位置、所含纤维束和功能。

f.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大脑小脑的纤维联系与功能。

g.小脑损伤与临床联系。

B.间脑

a.间脑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组成和位置。*

b.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在位置上的分界。

c.第三脑室的位置和通连。*

d.背侧丘脑核团的划分。背侧丘脑特异性中继核团的名称、纤维联系和功能(包括后丘脑)。*

e.背侧丘脑联络性核团和非特异性丘脑核团的位置、分部和功能。

f.后丘脑的位置、核团和功能。*

g.上丘脑和底丘脑的位置、分部、内部结构和功能。

h.下丘脑的分部和主要核团名称和位置。视上核、室旁核和弓状核的位置、纤维联系和功能。*

i.下丘脑主要纤维联系和功能。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下丘脑垂体束和垂体门脉系统)。

C.端脑

a.大脑半球的外形、分叶及主要沟回。*

b.第I躯体运动区、第I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和内脏活动皮质中枢的位置、形态特点和功能定位。语言中枢的位置、分部和功能。*

c.嗅觉区、味觉区和平衡觉区在大脑皮质上的位置。

d.大脑的内部结构。基底核的组成和位置。纹状体的组成、区分和功能。*

e.侧脑室的形态分部和各部的位置。*

f.大脑皮质的分部(原皮质、旧皮质和新皮质)。

g.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分类及细微和超微结构。原皮质、旧皮质和新皮质的分层、各层的神经元构筑。大脑皮质神经元的联系及功能。

h.大脑半球髓质纤维的分类。

i.联络纤维和连合纤维组成及形态结构。

j.内囊的位置、形态分部和各部主要投射纤维束的排列位置关系。*

k.内囊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l.边缘系统的组成和纤维联系概况。*

m.基底前脑的概念。

3.实验材料

多媒体电脑,挂图;标本:整脑、正中矢状切脑、小脑、小脑三对脚、小脑水平切、脑干、岛叶、海马、侧脑室、大脑半球联络纤维标本、大脑水平切;模型:脑干、小脑、间脑、基底核、内囊。

4.实验课设计

A.观看多媒体教学录像“小脑、间脑”和“端脑、内囊”。(40分钟)

B.复习并讲解小脑的位置、外形、结构及纤维联系。(10分钟)

C.复习并讲解间脑的位置、区分及主要结构和功能。(10分钟)

D.结合端脑图讲解本次课内容。(10分钟)

E.示教标本和模型(40分钟)

a.观察小脑的位置、外形、分叶。观察小脑扁桃体的位置。

b.观察三对小脑脚与脑干的关系。

c.观察小脑核团的位置。

d.观察间脑的位置、分部、第三脑室的位置、境界和交通。

e.观察大脑各面的主要沟回、分叶。

f.观察侧脑室的位置、组成。

g.观察基底核的位置、组成。

h.观察胼胝体形态及纤维联系。

i.观察内囊位置、区分。

j.观察大脑皮质的第1躯体感觉区、第1躯体运动区、视区、听区、语言中枢、内脏活动调节中枢的定位关系。

F.指导学生观察学习模型、标本。(80分钟)

G.小结:下丘脑的位置、区分、核团及其纤维联系。(10分钟)

H.实验作业:填注小脑水平切面图结构和间脑额状切面结构和背侧丘脑核团。填注大脑水平切面图结构(内囊)和大脑皮质功能定位。

5.实验课回报形式

实验作业。

实验五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人体解剖学)

1.实验目的

学习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定义和区分。各传导通路的位置、组成和功能。

2.实验内容

A.感觉传导通路

a.躯体感觉传导路和内脏感觉传导路的概念。

b.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的部位、纤维束在中枢各部的经行位置及向大脑皮质投射的部位。*

c.躯干、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d.躯干、四肢及头面部痛温觉和粗触压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的部位、纤维束在中枢各部的经行位置及向大脑皮质投射的部位。*

e.视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纤维部分交叉(视交叉)的情况、视辐射在内囊的位置和向大脑皮质投射的部位。视觉传导通路不同部位损伤后的视野变化。*

f.瞳孔对光反射的通路。该通路不同部位损伤后瞳孔对光反射的变化。*

g.听觉、平衡觉和嗅觉的传导通路的组成。

B.运动传导通路

a.躯体运动传导路和内脏感觉传导路的概念。

b.锥体系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胞体所在部位及轴突组成的纤维束和神经。*

c.皮质脊髓束在中枢各部的位置、纤维交叉部位及其与下运动神经元联系的状况。*

d.皮质核束在中枢各部的位置、纤维交叉部位及其与下运动神经元联系的状况。*

e.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f.锥体外系的概念。*

g.主要的锥体外系通路。

h.神经系统化学通路的概念和主要的神经系统化学通路。

3.实验材料

多媒体电脑,挂图;模型有浅感觉传导通路的模型、深感觉传导通路的模型、视觉传导通路的模型、听觉传导通路的模型、锥体系传导通路的模型和锥体外系传导通路的模型。

4.实验课设计

A.观看多媒体教学录像“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30分钟)

B.复习大课内容。(10分钟)

C.示教标本:(30分钟)

a.利用模型观察躯干、四肢头面部浅感觉和躯干、四肢深感觉、视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纤维束在中枢内的行程及向大脑的投射情况。

b.利用模型观察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的组成、行径、交叉部位及对脑神经运动核团的支配情况。

D.学生自行观察学习。(120分钟)

E.小结:锥体系与锥体外系区别。(10分钟)

F.实验作业:填注各神经系统传导通路图结构。

5.实验课回报形式

实验作业。

实验六  脑、脊髓被膜和脑血管,脑脊液循环(人体解剖学)

1.实验目的

学习脑和脊髓被膜分层及其结构特征。学习脑和脊髓血管的来源、经行、分支(属支)及分布和临床意义。脑脊液产生、循环和功能。脑屏障的分布、组织结构和功能。

2.实验内容

A.脑和脊髓的被膜

a.脊髓被膜的结构特点。硬膜外隙、蛛网膜下隙和终池的概念。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与麻醉的关系。*

b.脊髓蛛网膜和软脊膜的形态特点。齿状韧带的位置和作用。

c.硬脑膜的结构特点、形成物(大脑镰、小脑幕)及硬脑膜窦的名称、位置和通连。海绵窦的位置、内容物及交通。*

d.脑蛛网膜、蛛网膜下池、蛛网膜粒、软脑膜和脉络丛的概念。脑蛛网膜和软脊膜的结构特点。

e.小脑延髓池的位置。*

B.脊髓和脑的血管

a.脑的动脉来源、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行程及其主要分支(皮质支和中央支)的分布。大脑前、中、后动脉的起始、经行和分支分布。*

b.脑底动脉环的位置、组成和临床意义。*

c.脑的浅、深静脉的主要属支和回流情况。

d.脊髓动脉的来源、分布特点,以及脊髓静脉的回流概况。

C.脑脊液及其循环

a.脑室系统以及脑脊液的产生部位、生化成分、回流途径和功能。*

D.脑屏障

a.脑屏障的概念。

b.血—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和耐饥也—脑屏障的分布、组织结构和功能。*

3.实验材料

多媒体电脑,挂图;标本:硬脊膜、硬脑膜、大脑镰、小脑幕、硬脑膜窦、蛛网膜粒、软脑膜 软脊膜、齿状韧带、脉络丛、脑底动脉环及其分支、脑的静脉、脑室;模型:脑脊髓被膜、脑血管。

4.实验课设计

A.观看多媒体教学录像“脑的动脉”。(30分钟)

B.复习大课讲授内容、课堂提问。(10分钟)

C.示教标本:(30分钟)

a.观察大脑镰、小脑幕、硬脑膜窦、蛛网膜粒的位置、组成,蛛网膜下腔、终池和小脑延髓池的位置,海绵窦的位置、内容物及交通。

b.观察颈内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行程及主要分支的分布概况,大脑动脉环的组成和交通。

c.观察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的位置及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

D.同学自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120分钟)

E.检查同学学习情况及小结大脑动脉环。(10分钟)

F.实验作业:填注海绵窦结构。

5.实验课回报形式

实验作业。

实验七 内脏神经(人体解剖学)

1.实验目的

学习内脏神经系统的定义和区分;内脏内脏感觉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的概念。

2.实验内容

A.内脏神经的区分和分布。*

B.内脏运动神经的形态结构及功能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差别。节前神经元、节前纤维、节后神经元节及后纤维的概念。*

C.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交感干的位置、组成和椎前节(腹腔节、肠系膜上、下节等)位置。颈上节的位置,节后纤维分布概况。内脏大、小神经的组成、换元部位和分布概况。盆交感干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

D.交通支、灰交通支和白交通支的概念。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纤维的节段性分布概况。

E.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动眼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交换神经元的部位和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面神经、舌咽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交换神经元的部位和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迷走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与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盆内脏神经的性质、换元部位和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

F.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G.内脏神经对内脏器官的双重支配概念。

H.主要内脏神经丛(心丛、肺丛、腹腔丛、腹主动脉丛及腹下丛包括上腹下丛和下腹下丛即盆丛)的位置和分布。

I.内脏感觉神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牵涉性痛的概念。

3.实验材料

多媒体电脑,挂图。标本: 童尸示交感干和迷走神经、心丛、腹腔丛。模型:交感干。

4.实验课设计

A.观看多媒体教学录像“内脏神经”。(30分钟)

B.复习大课讲授内容、课堂提问。(10分钟)

C.示教标本:(30分钟)

a.观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交感神经椎旁节及左右交感干的位置和组成,主要椎前节的位置。

b.观察内脏大、小神经的组成、行径、终止神经节及分布范围。

D.学生自行学习。(120分钟)

E.小结: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10分钟)

F.实验作业:总结泪腺及三对大唾液腺的副交感节前纤维来源和换元部位。

5.实验课回报形式

实验作业。

 

 

 

实验八 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组织学和病理学

第一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组织学(组织胚胎学)

1.实验目的

学习脊髓灰质、小脑皮质和大脑皮质的分层、细胞构筑和纤维联系。皮肤的组织结构。

2.实验内容

A.脊髓灰质、小脑皮质和大脑皮质的分层、细胞构筑和纤维联系。*

B.皮肤的组成。表皮和真皮的基本结构。表皮的分层、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角化过程。厚皮肤表皮的结构特点。黑色素细胞、郎格罕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的分布、光镜结构、超微结构特点和功能。真皮的分层、乳头层和网织层的结构特点。*

C.皮下组织的基本结构。

D.皮肤的附属器:毛发的组成,毛干和毛银的结构,毛囊的结构。毛球和毛乳头的结构。立毛肌的位置结构和功能。皮脂腺的结构和功能。汗腺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特点和功能。肌上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大汗腺的分布和结构特点。指(趾)甲的结构和功能。

E.皮肤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以及皮肤的再生。

3.实验材料

显微镜。实验室数码多媒体系统。脊髓水平切面、小脑和大脑皮质切片;指皮和头皮的组织切片。

4.实验课设计

A.观看多媒体教学录像“脊髓、小脑和大脑的组织结构;皮肤的组织结构”。(20分钟)

B.教师示教组织切片:脊髓灰质、小脑皮质和大脑皮质的分层、细胞构筑和纤维联系;指皮和头皮的组织结构。(15分钟)

C.学生自行观察组织切片。(35分钟)

D.教师总结学习重点和难点:皮肤的角化过程和皮肤的再生。(10分钟)

E.作业绘图:高倍绘制小脑皮质的细胞构筑图。(20分钟)

5.实验课回报形式

实验作业。

第二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学(病理学)

1.实验目的

肉眼及光镜下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变化,联系病理变化了解其临床表现。认识神经细胞损伤后常见的病理变化。

2.实验内容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原因、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暴发性流脑的病变特点。*

B.神经组织的基本病变及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合并症和临床病理联系。

C.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概况及主要类型(胶质细胞瘤, 转移性脑肿瘤)。

3.实验材料

光学显微镜,实验室数码多媒体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录像。切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2张切片结合观察病毒性脑炎的病变特点)。大体标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脑积水、脑萎缩、脑出血、转移性脑肿瘤。

4.实验课设计

A.观看多媒体教学录像“神经系统疾病”。(15分钟)

B.复习神经系统疾病内容。(5分钟)

C.大体标本观察:学生观察和教师讲解。(15分钟)

D.病理切片观察:学生自己观察,教师讲解要观察的要点,教师示教。(60分钟)

E.讨论或小结。(5分钟)

F.实验作业:绘图并描述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病变特点(课后完成)。

5.实验课回报形式

实验作业。

实验九  反射弧分析(生理学)

1.实验目的:

学习脊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观察反射弧各部分的完整对屈肌反射、对侧伸肌反射、搔爬反射的影响,理解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2.实验内容

A.脊蛙标本的制备。

B.反射弧各部分的完整对屈肌反射、对侧伸肌反射、搔爬反射的影响。

3.实验材料: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实验药品:硫酸溶液(0.1%、0.3%、0.5%、4%);仪器和器材:蛙类手术器械、铁支架、培养皿、烧杯(500 ml或搪瓷杯)、小滤纸(约1cm×1 cm)、纱布、秒表。

4.实验课设计:

A.复习大课讲授内容、课堂提问。(20分钟)

B.教师示教实验过程。(30分钟)

a.制作标本:制备脊蟾蜍。

b.反射时的测定。

比较分别用0.1%、0.3%、0.5%硫酸溶液刺激一侧后肢的中趾趾尖皮肤所引起的屈肌反射的所需时间(反射时)。

c.反射弧的分析。

(a)屈肌反射  用培养皿盛0.5%硫酸溶液,将蟾蜍左后肢的脚趾尖浸入硫酸溶液中,可见左后肢屈曲(屈肌反射),待反射出现后用烧杯盛自来水洗去蟾蜍左侧后肢脚趾尖上的硫酸溶液。

(b)去皮后观察屈肌反射  在左后肢趾关节上方做一环状皮肤切口,将切口以下的皮肤全部剥脱(趾尖皮肤一定要剥干净),再将该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观察该侧后肢有无屈肌反射。

(c)对侧伸肌反射及切断坐骨神经后的变化  用浸有4%的硫酸滤纸片迅速刺激右后肢皮肤,可见左后肢伸直(对侧伸肌反射)。分离右侧坐骨神经干,并剪断,再用浸有4%的硫酸滤纸片迅速刺激右腿皮肤,观察左后肢有无对侧伸肌反射。

(d)搔爬反射及剪断肌肉后的变化  将浸有4%的硫酸滤纸片贴于蟾蜍腹部,可见左后肢出现搔抓样动作(搔爬反射)。于左后肢根部完全剪断大腿肌肉,再将浸有4%的硫酸滤纸片贴于蟾蜍腹部,观察蟾蜍左后肢有无搔爬反射。

(e)对侧伸肌反射及切断对侧臂丛后的变化  用浸有4%的硫酸滤纸片迅速刺激右前肢皮肤,可见左前肢伸直(对侧伸肌反射)。分离、剪断左前肢的臂丛,再用浸有4%的硫酸滤纸片迅速刺激右前肢皮肤,观察左前肢有无伸直。

(f)搔爬反射及脊髓破坏后的变化  将浸有4%的硫酸滤纸片贴于蟾蜍腹部,可见右前肢出现搔爬反射。用探针捣毁脊髓,再将浸有4%的硫酸滤纸片贴于蟾蜍腹部,观察右前肢有无搔爬反射。

C.学生自行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170分钟)

D.小结(实验操作中的问题和实验结果分析)。(20分钟)

5.实验课回报形式:

实验报告(描述各项实验结果,探讨其形成的机制,加深理解反射弧的完整性在完成反射中的作用)。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