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区段教学大纲
中文名称:女性生殖系统病学
英文名称: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disease
学时:94=54/28/12(总学时 = 理论学时/见习学时/PBL学时)
学分:
适用对象:供八年制临床医学(宗濂医学实验班)专业用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李旭 徐丛剑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全国高等学校器官-系统整合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ISBN 978-7-117-20610-5/R•20611
2.丰有吉 沈铿 主编 《妇产科学》(供八年制及七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ISBN 7-117-06916-3/R•6917
3.Alan H.DeCherney,LaurenNathan 现代妇产科疾病诊断与治疗 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 ISBN7-117-05401-8
4.曹缵孙 苟文丽 主编,《现代围产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ISBN7-117-04049-1/R•4050
5.葛秦生主编,《临床生殖内分泌学:女性与男性》,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ISBN7-5023-3823-3/R339.2
6.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ISBN7-117-064188
7.张惜阴主编,《临床妇科肿瘤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第一版,ISBN7-5627-0144-x/R•135
8.苟文丽 吴连芳主编,《分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ISBN7-117-05769-6
9.Williams Obstetrics 23rd Ed: F. Gary Cunningham by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2009. ISBN0071497013
10.Novak’s Gynecology 13st Ed: Jonathan S. Berek, by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2
11.连利娟主编,《林巧稚妇科肿瘤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2月第4版,ISBN7-117-08144
12.段涛 杨慧霞主译 ,《高危妊娠(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ISBN7-117-09853-3
13.《Family Planning: A Global Handbook For providers》,WHO Department of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Research ,John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Center for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FO Project ,USAID Burean for Global Health ,2008
一、区段性质、目的任务
性质 医学临床课
妇产科学是专门研究妇女在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的生理、病理、胎儿及新生儿生理和病理,以及非妊娠状态下妇女生殖系统可能发生一切特殊变化,包括所有与妇女生殖、生理有关的疾病,是医学中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事实上妇产科学包括妇科学和产科学两个学科,产科学专门致力于妊娠生理、妊娠病理及新生儿的工作,妇科学是处理产科以外的女性生殖器官疾患及计划生育等问题。
目的 通过理论、临床见习及PBL三者密切联系的整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从女性生殖系统的大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到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表现,掌握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结合临床见习课观察及PBL引导式教学、横向联合等有机环节,达到对该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临床基本技能知识学习的融会贯通、深刻理解和较好掌握,并学会初步临床运用。
任务 理解和掌握女性生殖系统脏器的正常形态结构特征、位置与毗邻、基本功能;认识和掌握妊娠生理、妊娠病理及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本质、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女性生殖器官疾患及计划生育等问题。为产科与妇科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教学 采用多媒体、双语授课,使学生在学习并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外,熟悉和掌握一定的专业英文名词。加强提问式互动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相关课件和教学参考资料、以及结合临床实践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等方式,辅助强化理论教学效果。学习女性生殖系统研究的妊娠生理、妊娠病理、新生儿常见疾病以及女性生殖器官疾患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重要技术、方法和最新进展,激发学生们学习“妇产科学”的兴趣和增强创新思维意识。
临床见习教学 通过女性生殖系统的临床见习教材、讲解、电子影像及示教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妇产科学”,并通过学生的临床见习,达到熟悉和掌握理论课所学的知识,并学会记录、观察、描述、横向分析临床症状与临床和辅助检查所见,学会书写产科、妇科的专科病历。通过临床见习课的教学,不仅要加强学生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还应增强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综合概括分析临床病例与专科病历书写表达的能力。
PBL教学 通过充分组织及女性生殖系统病案(Case)的引导,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积极参与讨论的热情;通过查找资料、集体讨论或辩论,培养学生对临床医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PBL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巩固基础理论知识,获得对该系统有关问题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际的系统性认识和融会贯通。
通过对孕期出血和阴道出血两个临床综合性病例的学习和讨论,理解和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功能,掌握妊娠期病理生理机制和女性生殖器官疾患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了解相关疾病的病因、检测技术、诊断要点与防治原则。
三、教学内容要求
第一章 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及解剖
1. 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
1.1 性未分化阶段(原始性腺形成、内生殖器始基形成、雏形外生殖器形成)
1.2 性分化阶段(性腺分化、内生殖器衍变、外生殖器发育)
2. 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
2.1 内生殖器官*(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2.2 外生殖器官(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
2.3 血管淋巴及神经
2.4 邻近器官(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
2.5 骨盆*(组成-平面、倾斜度、骨盆轴。骨盆的四种类型-女性、男性、类人猿型、扁平型,以及骨盆的分界
2.6 骨盆底*(骨盆底组织、会阴)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 女性一生各阶段生理特点
2. 月经及月经期临床表现
3. 月经周期生理及调节
3.1 中枢生殖调节激素(GnRH、FSH 、LH 、PRL)
3.2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卵泡的发育和成熟、排卵、黄体形成、黄体萎缩,性激素-雌、孕、雄激素的合成)。
3.3 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的生理作用*,生殖器官、子宫内膜、子宫颈及其分泌物、输卵管、阴道细胞的周期性变化。*
3.4 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下丘脑-垂体-卵巢的神经内分泌轴对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第三章 正常妊娠与正常分娩
1. 妊娠生理
1.1 受精、受精卵的发育和着床条件、过程*。
1.2 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的形成,胎盘的功能*。
1.3 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子宫、卵巢、输卵管、阴道), 乳房的变化(Montgomerg's tubercles);血液(血容量、血液成分的变化)、循环、泌尿系统的变化。
2. 妊娠诊断
2.1诊断方法:病史、停经、早孕反应、子宫增大、胎动体征、乳房、子宫的变化、胎心音、Balltement。
2.2 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的种类*及如何判定。
2.3 目前国内外在妊娠诊断的最新方法及动态。
3. 孕期监护
3.1 围产医学的概念*。孕期监护的意义。
3.2 产科检查方法,包括腹部检查、骨盆测量(外测量*和内测量)、阴道检查、肛诊。绘制妊娠图。
4. 遗传咨询筛查与产前诊断
4.1 遗传咨询筛查
4.2 产前诊断:宫内诊断。产前检查的对象、常用方法、疾病、植入前诊断。
5. 分娩动因与决定分娩的因素
5.1 分娩动因 (子宫功能性改变、胎儿成熟后的内分泌)
5.2 决定分娩的三要素*:产力、产道、胎儿的特点。
6. 枕先露分娩机制*:分娩机转(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外旋转)。
7. 先兆临产及临产的诊断
7.1 先兆临产(假临产、胎儿下降感、见红)
7.2 临产的诊断:临产开始的重要标志*
8. 正常产程和分娩的处理:三个产程的临床经过和处理。
a. 正常产褥
9.1 产褥期母体生殖系统,子宫、乳房的生理变化。
9.2 临床表现:子宫的复旧,恶露的分类、性状和时间。
第四章 病理妊娠
1. 流产
1.1 先兆流产、不可避免性流产、不全流产、完全流产的临床特点,发展过程,处理原则。
1.2 过期流产、反复流产(习惯性流产)、感染性流产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1.3 病因的最新研究进展,治疗探讨。
2. 异位妊娠
2.1 输卵管妊娠的病因、结局(流产、破裂、继发腹腔妊娠)。
2.2 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停经史、阴道流血、腹痛、晕厥和休克、查体(一般查体和妇科检查)。
2.3 输卵管妊娠的辅助诊断方法(后穹隆穿刺,妊娠试验-β-hCG血、尿,腹腔镜等),最新诊断方法的研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方法和进展。
2.4 异位妊娠的鉴别诊断。
2.5 治疗原则,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3.1 概述病因、病理变化。
3.2 掌握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根据病理生理变化讲解临床表现与诊断,对母儿的影响,治疗原则、预防措施。
4. HELLP综合征
5. 前置胎盘
5.1 病因分类(完全性、部分性、低置性),对母儿的影响。
5.2 临床表现、诊断、根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措施。
5.3 处理方法,期待疗法和终止妊娠;预防的方法,新进展。
6. 胎盘早剥
6.1 病因、发病机理、目前研究的新进展。
6.2 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与前置胎盘、子宫破裂的鉴别。
6.3 对母儿的影响、DIC、急性肾衰、胎死宫内、子宫胎盘卒中等。
6.4 治疗原则、防治包括防治重度妊高征的发生,避免外伤及宫内压力的急骤下降。
7. 胎儿窘迫
7.1 概念、原因、病理生理变化。
7.2 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
7.3 目前研究的新进展,及时处理对减少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的意义。
8. 胎膜早破
8.1.胎膜早破的病因。
8.2.胎膜早破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8.3.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及处理原则。
9.早产
9.1 早产、早产儿、低体重儿、极低体重儿的定义;早产的发病率;早产的危害。
9.2 病因:感染、子宫发育异常、胎儿、胎盘异常等。
9.3 早产的诊断:阴道检查,B超检查,生化检测指标等。
9.4 早产的处理:抑制宫缩,促胎肺成熟。
第五章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1. 心血管系统疾病
1.1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二者间的相互影响。
1.2 防治包括预防和治疗心衰,妊娠前的处理原则,妊娠期的处理原则,分娩期,产褥期的处理原则。
2. 消化系统疾病
2.1 病毒性肝炎合并妊娠时,在妊娠不同阶段两者的相互影响。
2.2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及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性,母婴传播途径。
2.3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时的处理原则。
2.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对母儿的影响及治疗原理。
2.5 防止病毒性肝炎或病毒性肝炎病毒携带者对新生儿垂直感染的病毒性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措施。
3. 内分泌系统疾病
3.1 重点讲解妊娠和糖尿病两者间的相互影响。
3.2 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的常规筛选及确诊方法。
3.3 重点讲解妊娠合并糖尿病的防治措施。
第六章 异常分娩及其并发症
1. 产力异常
1.1 产力异常在异常分娩中的重要性、类型及特点。
1.2 低张性宫缩乏力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
1.3 对母儿的影响,如何防治。
2. 产道异常
2.1 产道异常的临床分类,各类的诊断要点,对母儿的影响。
2.2 骨产道异常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
3. 胎位异常
3.1 常见原因,诊断及处理。
3.2 臂位、横位、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
3.3 异常分娩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动态及进展。
4. 子宫破裂
4.1 主要原因及分类, 对产妇的危害。
4.2 先兆子宫破裂、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4.3 预防及治疗措施
5. 羊水栓塞
5.1 病因:宫缩过强,子宫存在血管开放的情况、死胎等。
5.2 病理变化,周围循环衰竭,休克DIC,急性肾衰。
5.3 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处理(纠正呼吸循环衰竭,纠正DIC,产科处理)。
5.4 预防措施目前研究的新进展。
6. 产后出血
6.1 主要原因及分类,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对产妇的危害。
6.2 各种原因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
6.3 预防措施,包括产前预测,产前、产时预防措施的新进展、方法。
6.4 治疗措施。
7. 产褥感染
7.1 诱因、感染来源,细菌种类(厌氧链球菌和杆菌)。
7.2 临床表现及病理、诊断以及防治措施。
第七章 女性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
1. 阴道炎症
1.1. 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机制
1.2. 滴虫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生物学特性症状、体征、诊断方法及治疗。
1.3. 细菌性阴道病的症状、体征、诊断及治疗。
2. 宫颈炎症
2.1 宫颈生理鳞柱交界、原始鳞柱交界、转化带。
2.2 宫颈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适应症及方法。
3. 盆腔炎性疾病
3.1 盆腔炎性疾病的定义、病原体、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2 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标准(基本标准、附加标准、特异标准)。
3.3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4. 生殖器结核:生殖器结核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5.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诊断要点
6. 淋病: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
7. 尖锐湿疣:尖锐湿珑的传染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
8. 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9. 性传播疾病的预防
第八章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1. 宫颈病变
1.1 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概念及病理分级*。
1.2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病因、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1.3 宫颈癌国内外流行病学改变、病因、病理变化。
1.4 宫颈癌转移途径: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性转移。
1.5 宫颈癌早期诊断方法*,宫颈涂片的细胞学检查。
1.6 宫颈癌临床分期及治疗原则*。
2. 子宫肌瘤
2.1 介绍子宫肌瘤的发病情况及病因与雌激素的关系和其他发病相关因素及国际最新的病因学研究
2.2 详细介绍子宫肌瘤的类型,病理改变及变性,鉴别诊断。
2.3 重点讲解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
2.4 总结病例及本课重点
3. 子宫内膜癌
3.1 临床表现和分期,诊断方法,特别是分段诊刮,宫腔镜检查。
3.2 治疗原则:目前对病因治疗研究的新进展。
4. 卵巢肿瘤
4.1 发病情况,组织学分类,常见肿瘤的病理和临床特点。
4.2 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并发症(蒂扭转、破裂、感染、恶变)。
4.3 诊断方法,目前研究的新进展,处理原则及良、恶性肿瘤的处理原则。
5. 葡萄胎
5.1 葡萄胎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临床随防、治疗。
5.2 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和动态。
6.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6.1 侵蚀性葡萄胎的定义、病理、临床特点、诊断并发症及治疗。
6.2 绒癌的病理变化、鉴别诊断、临床及转移表现、诊断和治疗、重点化疗。
6.3 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和动态
7.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自学
8.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症
8.1 定义、病因和几种学说、病理改变。
8.2 临床特点、继发性、进行性加剧的腹痛。诊断方法、腹腔镜的诊断与治疗。
8.3 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新进展。
第九章 盆底功能障碍性及生殖器官损伤疾病
1. 女性盆底组织解剖及功能
2. 盆地功能障碍性疾病:子宫脱垂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分度以及诊断、治疗。
3. 生殖道瘘
3.1 生殖道瘘:尿瘘、粪瘘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3.2 尿瘘、粪瘘的的诊断与治疗。
第十章 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与生育调节
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1.1 主要发病因及出血机理。
1.2 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特点,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及意义,目前研究的新进展。
1.3 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方法。
2. 闭经
2.1 病因和发病机理。
2.2 诊断及辅助诊断方法,包括卵巢功能,下丘脑垂体功能检查。
2.3 不同病因的处理原则。
第十一章 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
1. 不孕症
1.1 不孕症的定义与分类*
1.2 不孕症的原因:女方、男方、双方、不明原因
1.3 不孕症的检查和诊断*
1.4 不孕症的治疗
2. 辅助生殖技术
2.1 常用辅助生育技术
2.2 辅助生育技术的并发症
第十二章 计划生育
1. 避孕
1.1 宫内节育器、避孕药的种类、避孕原理、临床应用。
1.2 宫内节育器的适应症、禁忌症、副作用和并发症及预防、处理。
2. 绝育:绝育的方法、输卵管结扎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的防治。
3. 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人工流产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的防治。
4. 计划生育措施的选择,计划生育目前研究的新进展。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区段实验教学大纲
区段名称:女性生殖系统病学
英文名称: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disease
临床见习学时:28+12
适用对象:宗濂医学实验班
相关学科: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
课程设计思想:
以学生为本,严格临床培养,重视科研训练,在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动手机会同时,注意进一步强化基本知识,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启发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
课程组织形式:
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实习阶段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目标的关键阶段,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必不可少的过程。一位临床医生的道德水准、品格素养、工作风格、思维模式、能力等无不与临床实习有关,因此,实习阶段的教学显得十分重要。
临床见习采用临床实践和PBL 教学混合方式,在实施PBL 教学时,先分组,选取小组长和记录员,以临床实践为目的,改大课时的纵向讲授为横向讲授,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提出问题,倡导研究性教学模式。
课程目标:
以培养基础宽厚、专业技能扎实、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临床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为目标。
教师指导方法:
1. 临床带教老师带领问病史、体检、分析诊断、鉴别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强化基本知识;带领学生参加手术,了解妇产科常见手术过程,锻炼学生的手术基本操作技能;
2. 组织学生进行手术视频观摩,现场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妇产科手术的手术过程,了解微创技术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及进展;
3. 开展专题讨论,采用典型病例,本课程有丰富的典型病史库,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处理能力;
4. 在PBL教学中,教师作为指导者指引学生的讨论深度和宽度,提高学生的主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文献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效果:
通过临床实践教学,学生掌握了妇产科基本的临床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诊断和处理病例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信息管理能力;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从事科研和教学的能力;熟练掌握妇产科学专业术语;为今后从事临床医学工作奠定基础。
女性生殖系统病学区段临床见习内容总表
见习序号 |
学科 |
见习课内容 |
学时 |
见习中心 |
1 |
妇产科学 |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卵巢功能检查示教 妇产科病史采集及病历书写特点 |
4 |
|
2 |
妇产科学 |
正常妊娠与产前检查 |
4 |
|
3 |
妇产科学 |
正常分娩机制示教(以枕左前为例) |
4 |
|
4 |
妇产科学 |
PBL Case 1 – 产科部分 |
(6) |
|
5 |
妇产科学 |
期中考试(妇产科基础与产科学部分) |
2 |
|
6 |
妇产科学 |
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示教1(门诊) |
4 |
|
7 |
妇产科学 |
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示教2(门诊) |
4 |
|
8 |
妇产科学 |
妇产科手术录像(妇科、产科、计划生育) 妇产科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及沟通技巧 |
4 |
|
9 |
妇产科学 |
产房观摩接产(第四周开始每晚一组,7-9Pm) |
2 |
|
10 |
妇产科学 |
PBL Case 2 – 妇科部分 |
(6) |
|
|
总 计 |
28(40) |
见习一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卵巢功能检查示教妇产科病史采集及
病历书写特点
1.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卵巢功能检查示教
【目的要求】
1.熟悉女性生殖道细胞学检查取材、制片及相关技术
2.熟悉正常女性生殖道脱落细胞的形态特征
3.熟悉女性生殖道脱落细胞在妇科内分泌方面的应用
4.熟悉女性生殖道脱落细胞涂片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5.熟悉监测排卵的方法(阴道脱落细胞、宫颈粘液、基础体温、血清女性激素含量的测定、经前诊刮等)
【见习内容】
1.女性生殖道细胞学检查取材、制片及相关技术
2.正常女性生殖道脱落细胞的形态特征
3.女性生殖道脱落细胞在妇科内分泌方面的应用
4.女性生殖道脱落细胞涂片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5.监测排卵的方法(阴道脱落细胞、宫颈粘液、基础体温、血清女性激素含量的测定、经前诊刮等)
【见习方法】
1.带教老师结合女性生殖道细胞学检查取材的实物和PPT图片讲解女性生殖道细胞学检查取材方法以及制片及相关技术。
2.带教老师结合图片或显微镜下涂片讲解正常女性生殖道脱落细胞的形态。
3.带教老师结合图片或显微镜下涂片讲解生殖道脱落细胞在妇科内分泌方面的应用。
4.带教老师结合图片或显微镜下涂片讲解生殖道脱落细胞涂片在妇科疾病(闭经、功血、流产、生殖道感染性炎症等)诊断中的应用。
【教学时数】2学时。
2. 妇产科病史采集及病历书写特点
【目的要求】
1.了解产科、妇科病史的特点与记录方法。
2.学会外阴检查,窥器检查、双合诊、三合诊、肛腹诊及常用妇科特殊检查法。
3.掌握产科产前检查的内容(产科四步触诊、骨盆外测量等)
4.熟悉妇科疾病常见症状的鉴别要点
【见习内容】
1.产科、妇科病历特点、妇科检查方法及操作。
2.妇科疾病常见症状的鉴别要点
3.妇科检查中窥器的使用和双合诊、三合诊、肛-腹诊的操作。
4.复习产科产前检查的内容(产科四步触诊、骨盆外测量等)
【见习方法】
1.带教老师在小教室用多媒体演示产科、妇科病历特点、妇科检查方法及操作。
2.带教老师在小教室用多媒体详细讲解妇科疾病常见症状的鉴别要点
3.学生在“妇产科临床技能训练实验室”模型上练习窥器使用和双合诊、三合诊、肛-腹诊的操作。
4.学生在“妇产科临床技能训练实验室”模型上再次复习产科产前检查的内容(产科四步触诊、骨盆外测量等)
5.结合“见习五”或 “见习八”完成产科/妇科住院病历一份,在规定的时间内交给带教老师,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教学时数】 2学时。
见习二 正常妊娠与产前检查
【目的要求】
1.掌握产科腹部四步触诊的目的、基本方法。
2.掌握不同胎方位的胎心听诊部位,如何区分胎心音与其他腹部声音。
3.掌握骨盆外测量的方法、正常值及意义。
4.掌握胎心监护的方法及如何判读NST、OCT。
5.掌握胎盘、羊水的组成与功能。
6.了解B超在产科的作用。
【见习内容】
1. 观看胎盘、绒毛、羊水标本,带教老师讲解胎盘、羊水的组成与功能。
2. 带教老师讲解骨盆外测量的目的、手法和正常值范围,学生互相进行骨盆外测量。
3. 带教老师讲解产科腹部四步触诊的基本手法后再由带教老师带领学生在“妇产科临床技能训练实验室”在产科四步触诊模型上进行产科四步触诊的练习。
4. 参观产科病房的胎心监护室和B超室。
【见习方法】
1. 观看胎盘、绒毛、羊水标本,带教老师借助实物和PPT图片讲解胎盘、羊水的组成与功能。
2. 带教老师讲解骨盆外测量的目的、手法和正常值范围,学生互相进行骨盆外测量,以掌握骨盆外测量的方法。
3. 带教老师讲解产科腹部四步触诊的基本手法后再由带教老师带领学生在“妇产科临床技能训练实验室”在产科四步触诊模型上进行产科四步触诊的练习,使每一位学生完全掌握产科四步触诊的方法。
4. 参观产科病房胎心监护室和B超室,了解胎心监护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方法,了解B超在产科的作用。
【教学时数】 4学时。
见习三 正常分娩机制示教(以枕左前为例)
【目的要求】
1. 以枕左前位为例,掌握并理解正常分娩机转。
2. 掌握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外旋转等名词的意义
【见习内容】
通过模拟人教学系统模拟正常分娩(以枕左前为例),讲述分娩机转(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外旋转)
【见习方法】
1. 带教老师利用骨盆和胎儿模型以枕左前位分娩机转为例,详细讲解枕左前位分娩机转。
2. 将学生3-4人分为一组,复习讲过的枕左前位分娩机转,每组推选一位学生上台重复讲解枕左前位分娩机转。
3. 带教老师带领学生在“妇产科临床技能训练实验室”在电动分娩机转模型上再次重温枕左前位分娩机转,使每一位学生完全掌握枕左前位分娩机转。
【教学时数】 4学时。
见习四 PBL Case 1
见习五 期中考试(妇产科基础和产科部分)
【目的要求】
通过考核前半学期所学习的内容促进学生对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掌握。
【见习内容】
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核产科部分的理论知识,由脱产带教学的教师负责命题(或由教研室题库选取试题)、考试的安排、监考以及试卷评阅;通过对试卷分析,了解学生前半学期的理论知识学习状况,并对教学工作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
【见习方法】
带教老师准备一份内容为妇产科基础和产科部分的考试卷,题形以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为主。
【教学时数】 2学时。
见习六 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示教1
妇产科门诊见习(妇科门诊、产科门诊、门诊手术室)
阴道镜室、激光治疗室、TCT室、多普勒胎心检查室
【目的要求】
通过门诊见习,巩固、补充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主要要求如下:
1.掌握妇科、产科患者的查体方法和门诊病历的书写。
2. 熟悉孕妇产前检查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
3.熟悉宫颈刮片、输卵管通液术、诊断性刮宫、宫颈糜烂的治疗等常见门诊诊断治疗技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4. 了解妇产科门诊治疗室(阴道镜室、激光治疗室、TCT室、多普勒胎心检查室)中各项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5.了解女性外生殖器的形态和功能、妇科盆腔检查的方法和内容。
6.了解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见习内容】
妇科:
1.女性外生殖器的形态与功能。
2.妇科盆腔检查的方法及内容(妇科门诊诊断室)。
3.阴道细胞学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和宫颈刮片)。
4.妇科门诊病历的书写内容。
5.基础体温的测定方法和适应证。
6.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原则。
7.慢性宫颈炎的物理治疗方法(激光治疗、聚焦超声治疗)。
8.了解妇科门诊手术室实施的小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方法。
产科:
1.产前检查的方法和内容。
2.孕妇骨盆测量、听胎心音、四步触诊的用物及方法。
3.数胎动的方法。
4.超声多普勒胎心检查方法和原理。
5.见习人工流产及取、放宫内节育器。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及并发症的防治。
【见习方法】
1.通过模型、医生检查门诊病人及录像了解女性外生殖器、妇科盆腔检查的方法。
2.带教老师在阴道镜检查室结合门诊病人讲解阴道细胞学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讲解基础体温的测定方法、意义。
3.通过医生询问病人、带教老师的讲解、实际的门诊病历了解妇科门诊病历的书写内容。
4.带教老师准备合适的病例让学生了解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的特点、治疗原则。
5.安排学生在妇科门诊激光治疗室见习慢性宫颈炎的物理治疗方法。
6.产科见习时安排学生在产科门诊诊断室了解产前检查的方法和内容及孕妇骨盆测量、听胎心音、四步触诊的用物及方法。
7.由带教老师重点讲解数胎动的方法。
【教学时数】
4学时(妇科门诊诊断室1学时,门诊手术室1学时,产科门诊诊断室和超声多普勒胎心检查室1学时,TCT室、激光治疗室和阴道镜检查室1学时)。
见习七 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示教2
妇产科门诊见习(妇科门诊、产科门诊、门诊手术室)
阴道镜室、激光治疗室、TCT室、多普勒胎心检查室
【目的要求】
通过门诊见习,巩固、补充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主要要求如下:
1.掌握妇科、产科患者的查体方法和门诊病历的书写。
2. 熟悉孕妇产前检查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
3.熟悉宫颈刮片、输卵管通液术、诊断性刮宫、宫颈糜烂的治疗等常见门诊诊断治疗技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4. 了解妇产科门诊治疗室(阴道镜室、激光治疗室、TCT室、多普勒胎心检查室)中各项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5.了解女性外生殖器的形态和功能、妇科盆腔检查的方法和内容。
6.了解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见习内容】
妇科:
1.女性外生殖器的形态与功能。
2.妇科盆腔检查的方法及内容(妇科门诊诊断室)。
3.阴道细胞学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和宫颈刮片)。
4.妇科门诊病历的书写内容。
5.基础体温的测定方法和适应证。
6.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原则。
7.慢性宫颈炎的物理治疗方法(激光治疗、聚焦超声治疗)。
8.了解妇科门诊手术室实施的小手术的适应症和手术方法。
产科:
1.产前检查的方法和内容。
2.孕妇骨盆测量、听胎心音、四步触诊的用物及方法。
3.数胎动的方法。
4.超声多普勒胎心检查方法和原理。
5.见习人工流产及取、放宫内节育器。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症,及并发症的防治。
【见习方法】
1.通过模型、医生检查门诊病人及录像了解女性外生殖器、妇科盆腔检查的方法。
2.带教老师在阴道镜检查室结合门诊病人讲解阴道细胞学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讲解基础体温的测定方法、意义。
3.通过医生询问病人、带教老师的讲解、实际的门诊病历了解妇科门诊病历的书写内容。
4.带教老师准备合适的病例让学生了解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的特点、治疗原则。
5.安排学生在妇科门诊激光治疗室见习慢性宫颈炎的物理治疗方法。
6.产科见习时安排学生在产科门诊诊断室了解产前检查的方法和内容及孕妇骨盆测量、听胎心音、四步触诊的用物及方法。
7.由带教老师重点讲解数胎动的方法。
【教学时数】
4学时(妇科门诊诊断室1学时,门诊手术室1学时,产科门诊诊断室和超声多普勒胎心检查室1学时,TCT室、激光治疗室和阴道镜检查室1学时)。
见习八 妇产科手术录像(妇科、产科、计划生育)
妇产科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及沟通技巧
(1)妇产科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及沟通技巧
【目的要求】
1.熟悉妇产科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
2.熟悉与妇产科患者的沟通技巧。
【见习内容】
1.简介患者心理学基础
2.简介女性住院患者的心理学
3.通过临床实例讲解,介绍不同妇产科疾病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
4.通过临床实例讲解,介绍与不同妇产科疾病患者的沟通技巧
【见习方法】
由带教老师重点讲解
【教学时数】1学时
(2)妇产科手术录像(妇科、产科、计划生育)
【目的要求】
1.了解常见腹部手术如剖宫产、子宫切除、卵巢肿瘤剥除术等。
2.掌握腹壁及盆腔解剖。
3. 了解人工流产手术,安避孕环的方法,常用避孕方法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见习内容】
1.通过见习常见手术过程让其了解手术步骤。至少见习一例剖宫产,一例子宫切除术。
2.通过见习开腹、关腹过程,掌握腹壁解剖层次。
3.掌握盆腔解剖如子宫、附件、子宫韧带、子宫血管及周围脏器,直肠、膀胱、输尿管,可以通过腹腔镜手术让同学了解掌握盆腔正常解剖结构。
4.了解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的外观。
5. 通过录像了解人工流产手术,放置避孕环的方法,常用避孕方法的选择和注意事项。带教老师结合录像讲解临床处理要点。
【见习方法】 电教室观看录象
1.通过观看录像了解女性外生殖器、妇科盆腔检查的方法。
2.带教老师结合录像讲解经腹全子宫切除术、附件切除术、卵巢肿瘤剥除术、剖宫产手术的手术过程和术中注意事项。
3.通过带教老师的讲解了解女性内生殖器结构。
【教学时数】2学时
见习九 产房观摩接产(第四周开始每晚一组,7-9Pm)
【目的要求】
1. 熟悉先兆临产与临产的区别。
2. 熟悉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
3. 了解三个产程的经过以及观察要点。
4. 了解导乐陪伴分娩意义及非药物镇痛的方法,
5. 了解产程图的绘制。
6. 了解分娩镇痛的方法。
7. 了解剖宫产以及阴道分娩的方法。
【见习内容】
1.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
2.先兆临产及临产的诊断。
3.第一产程的临产经过和护理要点。
(1)听胎心音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2)观察宫缩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3)导乐陪伴分娩的意义及非药物镇痛法。
(4)胎儿电子监护的方法。
(5)产程图的绘制方法。
(6)分娩镇痛的方法。
4.第二产程的临床经过和观察要点。
(1)指导产妇屏气的方法。
(2)胎儿娩出的经过。
5.第三产程的经过和观察要点。
(1)协助娩出胎盘。
(2)检查胎盘及胎膜,了解胎盘结构。
(3)行母婴皮肤接触和早吸吮。
6.剖宫产的经过。
(1)C.S方法和经过。
(2)C.S过程中与产妇的交流。
【见习方法】
1.通过看产了解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过程(从第四周开始,每天晚上7-9时在产房看产,有一位带教老师陪同并做必要的讲解)。
2.带教老师选择合适病人,让学生了解观察宫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产科病史的采集。
【教学时数】 2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