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设置 > 教学大纲 > 正文

BASM311740医学微生物学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07日 点击数: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Medical Microbiology

课程编号BASM311740

   40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8)          

   2

适用对象: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四年制护理学专业。

先修课程: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李凡,徐志凯.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李明远,徐志凯.医学微生物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性质:专业基础

目的: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与临床医学和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及防治原则。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学知识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简介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及防治原则的学科,是重要的专业基础科目,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法医学专业必修课。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理论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主要讲解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三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学基本理论,主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机制、诊断和防治原则,了解医学微生物学研究进展。实验教学旨在加深学生对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悉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

3.了解本学科新的研究进展。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

  绪论

  1.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及分类。

  2.熟悉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3.了解微生物学发展过程、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意义。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绪论

0.5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掌握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细菌L 型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细菌的特殊结构概念及医学意义。

2.熟悉细胞膜和核质结构特点、中介体的形成及其功能;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方法。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1

1.5

2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

1.掌握细菌的个体的生长繁殖的方式、生长繁殖条件;消毒灭菌常用术语。

2.熟悉细菌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常用的物理和化学消毒灭菌方法及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3.了解细菌的分类原则和命名;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及实验室感染的控制措施。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2

2.0

3







 

第三章:噬菌体

1.掌握噬菌体、溶原性细菌的相关概念及噬菌体主要生物学性状。

2.熟悉噬菌体与细菌的相互关系。

3.了解噬菌体的复制周期。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3

0.5








 

第四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掌握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实际意义。

2.熟悉基因转移与重组方式。

3.了解细菌基因表达的调节。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4

1.0








 

第五章:细菌的耐药性

1.掌握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与生化机制。

2.熟悉细菌耐药性的防治。

3.了解抗菌药物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5

0.5

3







 

第六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1.掌握正常菌群、机会致病菌概念及致病的条件;细菌毒力的构成因素及内毒素与外毒素主要特性区别。

2.熟悉细菌感染的来源及感染常见的类型。

3.了解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预防控制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6

1.0








 

第七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1.熟悉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2.了解细菌感染的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7

1.0








 

第八章:球菌

1.掌握金黄色葡萄球菌和A群链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熟悉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生物学性状及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3.了解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形态染色特征、培养特性和致病性。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8

2.0

3







 

第九章:肠杆菌科

1.掌握肠杆菌的共同生物学特性;志贺菌、沙门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熟悉肠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测程序。

3.了解大肠埃希菌在卫生细菌学方面的意义。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9

2.0

3







 

第十章:弧菌属

1.掌握霍乱弧菌的形态染色特征、致病机制;霍乱肠毒素的致病机制。

2.熟悉霍乱弧菌的检测方法。

3.了解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性状及致病性。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10

1.0








 

第十一章:螺杆菌属

了解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及致病性。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11

0.5








 

第十二章:厌氧性细菌

1.掌握破伤风梭菌的形态染色特征、致病条件和破伤风梭菌的防治原则。

2.了解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与感染特征。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12

0.5








 

第十三章:分枝杆菌属

1.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特征及防治原则。

2.熟悉结核分枝杆菌的主要菌体成分及其作用、培养特征及抵抗力特点。

3.了解牛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13

1.0








 

第十四章:棒状杆菌属

1.熟悉白喉棒状杆菌形态染色特征及白喉毒素的致病机制。

2.了解百日咳鲍特菌、嗜肺军团菌、铜绿假单胞菌及空肠弯曲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14

0.5








 

第十五章:动物源性细菌

1.熟悉炭疽芽胞杆菌形态染色特征及炭疽的临床类型。

2.了解动物源性细菌常见种类及防治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15

0.5








 

第十六章:支原体

1.熟悉支原体的概念及主要致病性支原体的种类。

2.了解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16

0.5








 

第十七章: 立克次体

1.熟悉立克次体的概念及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的种类。

2.了解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17

0.5








 

第十八章: 衣原体

1.熟悉衣原体的概念及主要致病性衣原体的种类。

2.了解衣原体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及检查方法。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18

0.5








 

第十九章: 螺旋体

1.掌握螺旋体的概念及形态染色特征。

2.熟悉致病常见的螺旋体种类及防治原则。

3.了解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致病性免疫性及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19

0.5








 

第二十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1.掌握病毒的概念、形态、大小与测量单位、病毒结构、化学组成与功能、病毒的增殖特点、异常增殖与干扰现象。

2.熟悉病毒的抵抗力特点、病毒的遗传变异。

3.了解病毒分类原则,亚病毒种类及概念。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20

2.0








 

第二十一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1.掌握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杀细胞效应、稳定状态感染、细胞凋亡、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2.熟悉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病毒的感染类型。

3.了解机体的抗病毒免疫。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21

1.0








 

第二十二章: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1.熟悉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2.了解抗病毒化学制剂种类及基因治疗剂。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22

1.0








 

第二十三章:呼吸道病毒

1.掌握常见的呼吸道病毒种类;流感病毒的分型、变异与流感流行的关系。

2.熟悉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防治原则及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3.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23

1.0








 

第二十四章:肠道病毒

1.掌握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特异性预防(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免疫程序)。

2.熟悉致病常见的肠道病毒种类及共同特征。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24

1.0








 

第二十五章:肝炎病毒

1.掌握HBV的形态与结构、抗原组成;HBV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2.熟悉HAV形态与结构、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检查法与防治原则;HBV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测及结果分析。

3.了解HBV的基因结构与复制方式、致病与免疫机制、HBV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HCV、HDV和HEV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25

2.0








 

第二十六章:虫媒病毒

1.熟悉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染源、传播媒介、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原则。

2.了解 登革病毒、森林脑炎病毒和西尼罗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26

0.5








 

第二十七章:出血热病毒

了解出血热病毒的常见种类及流行病学特征;汉坦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预防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27

0.5








 

第二十八章:疱疹病毒

1.熟悉人类疱疹病毒的种类、共同特征及感染类型;单纯疱疹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2.了解VZV、HCMV、EB病毒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28

1.0








 

第二十九章:逆转录病毒

1.掌握HIV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防治原则。

2.熟悉HIV的形态结构、复制过程、培养特性、致病机理、HIV感染的临床表现。

3.了解HTLV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29

1.0








 

第三十章:其他病毒

1.熟悉狂犬病病毒的传染源、储存宿主及防治原则。

2.了解HPV的型别及与人类疾病的关系;细小DNA病毒B19、痘病毒和博尔纳病病毒的主要特性及致病性。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30

0.75








 

第三十一章:朊粒

1.掌握朊粒的概念。

2.熟悉朊粒的生物学性状及人和动物的prion病类型。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31

0.25








 

第三十二章:真菌学总论

1.掌握真菌的概念及按形态结构分类。

2.熟悉真菌的培养特征与致病性。

3.了解真菌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32

1.0








 

第三十三章:主要病原性真菌

1.熟悉常见的机会致病性真菌种类及致病性。

2.了解白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的形态结构和染色特征;皮肤癣菌的类型及致病特点。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33

1.0








七、考核方式

闭卷;闭卷考试成绩占90 %,实验成绩占10 %。

 


上一篇:BASM311940病理学
下一篇:BASM311640免疫学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