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设置 > 教学大纲 > 正文

BASM311840病理生理学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07日 点击数:

“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Pathophysiology

课程编码BASM311840

   32        

   2

适用对象: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四年制护理学专业、四年制药学专业。

先修课程:人体结构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肖献忠. 病理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8月第3版

2.金惠铭. 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8版

3.王建枝,钱睿哲. 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6月第3版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病理生理学为医学基础课,是一门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课程主要讲授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病理过程和系统病理生理学。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认识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一般规律,理解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机能、代谢变化与临床表现间的内在联系,为今后的临床学习和医疗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简介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中功能与代谢改变机制为主的基础医学重点课程,是一门将正常人体结构、代谢功能调节、免疫保护、病原生物学等知识与临床诊断、治疗原理有机结合的医学综合性桥梁课程,该课程将基础医学知识横向联系,有机结合,为临床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奠定理论基础。通过理论课讲授,培养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医学(人体结构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和病理解剖学等)知识,分析疾病发生及对机体造成主要影响的机制,为正确理解、灵活掌握临床各学科(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小儿科学、传染科学和五官科学等)具体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原则奠定理论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讲授:教师根据教材进行选择性讲授,介绍重点内容。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学生自己动脑的空间。在教学活动中,注重病理生理学的实践性,多结合临床病例。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讲授中给出一定的专业英文术语,并逐步过渡到双语教学。

2.理论课教学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病理生理学绪论(Introduction)

本章要求:熟悉病理生理学的性质任务;了解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内容:

1. 病理生理学总论

2. 基本病理过程

3. 器官系统病理生理学

4. 疾病病理生理学

5.疾病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1.1

25分钟








1.2

15分钟








1.3

10分钟








第二章:疾病概论 (General Concept of Disease)

本章要求:掌握病理过程、病因、条件、诱因和不完全康复的概念,掌握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依据;熟悉疾病、健康、亚健康和完全康复的概念,病因的种类;了解亚健康的特征、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及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内容:

1.健康与疾病概念:健康、疾病、亚健康、病理过程

2.疾病的原因与条件:概念、常见的主要病因

3.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稳态紊乱、损伤与抗损伤反应、因果转化、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4.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神经机制、体液机制、细胞机制、分子机制

5.康复: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

6.死亡:死亡的分类、传统的死亡概念、现代死亡概念(脑死亡)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2.1

10分钟








2.2

15分钟








2.3

15分钟








2.4

10分钟








第三章:应激(Stress)

本章要求: 掌握应激、良性应激、劣性应激、应激性疾病和应激相关性疾病的概念;掌握应激中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对机体的有利和不利效应;掌握急性期反应蛋白和热休克蛋白在应激时增多的作用;熟悉应激时机体代谢变化,心血管系统和免疫功能的变化;熟悉应激性溃疡的机制及应激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关系;了解全身适应综合征和应激时机体其它系统的变化。

内容:

1.应激概念

2.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

3.神经内分泌反应: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其它内分泌激素的变化

4.细胞体液反应: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

5.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中枢神经系统在应激中的作用、代谢变化、免疫系统的变化、心血管系统的变化、消化系统的变化、血液系统的变化、泌尿生殖系统的变化

6.应激与疾病的关系:应激性溃疡、应激与心血管疾病、应激与免疫功能障碍、应激与内分泌功能障碍、应激与心理精神障碍

7.临床处理原则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3.1

20分钟








3.2

70分钟








3.3

30分钟








3.4

20分钟








3.5

10分钟








第四章:发 热(Fever)

本章要求:掌握发热与过热的概念和区别;掌握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原、发热中枢介质的概念及发热时体温调节的基本机制;掌握发热的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熟悉热限的概念、发热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了解内生致热原的作用部位及作用方式,发热的处理原则。

内容:

1.发热概念:生理性体温升高、病理性体温升高

2.发热激活物(pyrogenic activator):外致热原、某些体内产物

   3.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s ,EP)

4.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体温调节中枢、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发热中枢调节介质、发热时体温调节过程

5.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高峰期)、体温下降期(退热期)

6.对机体的影响:物质代谢的变化、生理功能改变、防御功能改变

7.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发热的处理原则、常用解热措施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4.1

20分钟








4.2

60分钟








4.3

15分钟








4.4

5分钟








第五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 Disturbances of Water and Electrolyte Balance )

本章要求:掌握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水肿和水中毒的概念、发生时体内的主要变化及对机体的主要影响;掌握高钾血症与低钾血症的概念、发生机制及其对神经-肌肉、心肌和酸碱平衡的影响;熟悉等渗性脱水、低镁血症及高镁血症的概念和对机体的影响;了解体内水电解质稳态的调节、盐中毒及镁代谢紊乱的机制和各类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防治原则。

内容:

1.体液(humour)及其中主要溶质的分布

2.体液的交换和平衡:体内各部分体液间交换平衡规律、体内外钠交换平衡调节

3.体液容量及渗透压的平衡调节:水平衡与渗透压调节、钠平衡与容量调节、容量调节与渗透压调节的整合

4.体液容量减少——脱水: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低容量等钠血症、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

5.体液容量增多:高容量性低钠血症(hypervolemic hyponatremia)、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高容量等钠血症、水肿(edema)、高容量高钠血症(hypervolemia hypernatremia)

6.体液容量正常而血钠浓度改变:等容量低钠血症(isovolemic hyponatremia)、等容量高钠血症(isovolemic hypernatremia)、

7.正常钾代谢:钾的分布和平衡、钾的平衡调节、钾的生理功能

8.低钾血症(hypokalemia):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9.高钾血症(hyperkalemia):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10.镁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含量和分布、镁在体内的平衡及调控、镁的主要功能、11.低镁血症(hypomagnesemia):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12.高镁血症(hypermagnesemia):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5.1

20分钟








5.2

80 分钟








5.3

30 分钟








5.4

50 分钟








5.5

30分钟








5.6

50 分钟








5.7

50 分钟








5.8

40 分钟








第六章  酸碱平衡紊乱

( Acid-Base Disturbance)

本章要求:掌握单纯型酸碱失衡的代偿变化、血气指标及电解质改变;掌握四种单纯型酸碱失衡对机体的影响;掌握单纯型及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分析判断。 熟悉评估酸碱稳态的血气指标(符号、正常值及意义);熟悉酸碱失衡的类型及其常见原因。 了解机体酸碱稳态及其调控机制。

内容:

1.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体内碱性物质的来源

2.酸碱平衡的调节:体液的缓冲(buffer)作用、肺的调节作用与代偿活动、肾脏的调节作用与代偿活动

3.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原发和继发(代偿)性酸碱失衡时的改变、代谢和呼吸性的酸碱平衡紊乱、代偿性和失代偿性酸碱平衡紊乱

4.常用检测指标及其意义:pH值、反映呼吸因素的指标(即PaCO2])、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即SB、AB、BB、BE)、阴离子间隙(AG)

5.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分类、原因、体内的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6.呼吸性酸中毒 (respiratory acidosis):原因、体内的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7.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i) :分类、原因、体内的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8.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原因、体内的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9.二重酸碱平衡紊乱:混合性酸中毒(代酸合并呼酸)、混合性碱中毒(呼碱合并代碱)、呼酸合并代碱、代酸合并呼碱。

10.三重性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呼吸性酸中毒合并AG增高型代酸和代碱、呼吸性碱中毒合并AG 增高型代酸和代碱。

11.酸碱平衡紊乱的代偿预测公式和列线图:酸碱平衡紊乱的代偿预测公式、酸碱紊乱列线图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6.1

30分钟








6.2

40分钟








6.3

50分钟








6.4

30分钟








6.5

40分钟








6.6

20分钟








6.7

20分钟








6.8

20分钟








第七章  缺 氧 (Hypoxia)

     本章要求:掌握四型缺氧的概念及血氧变化特点;掌握缺氧时机体循环系统及血液系统的变化。 熟悉血氧指标,四型缺氧的主要原因和发生机制;熟悉缺氧时呼吸系统和组织、细胞的代偿及损伤性变化;熟悉氧中毒的概念及分型。 了解生理状况下氧的供-需平衡及缺氧的发病环节;了解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因素及氧疗的概念。

内容:

1.概 述:氧的供-需平衡、缺氧的概念、常用的血氧指标

2.乏氧性缺氧 (hypoxic hypoxia):概念、原因、血氧变化特点、紫绀(cyanosis)

3.血液性缺氧 (hemic hypoxia):概念、原因、血氧变化特点

4.循环性缺氧 (circulatory hypoxia):概念、原因、血氧变化特点

5.组织性缺氧 (histogenous hypoxia):概念、原因、血氧变化特点

6.对机体的影响:呼吸系统的变化、循环系统变化、血液系统变化、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组织、细胞的变化

7.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8.氧疗与氧中毒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7.1

20分钟








7.2

50分钟








7.3

15分钟








7.4

10分钟








7.5

5分钟








第八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C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s)

本章要求:掌握DIC的概念、DIC的发病机制;掌握DIC引起出血和休克的机制。熟悉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的常见原因、凝血及纤溶过程;熟悉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以及作用机制;熟悉DIC引起脏器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的机制。了解DIC实验室诊断的病理生理基础、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内容:

1.凝血系统: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正常凝血过程的特征、血小板的作用

2.抗凝系统:体液抗凝系统、细胞抗凝系统

3.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的调节:VEC的调节、分子网络调节、肝脏的调节作用

4.血栓形成:VEC损伤、血液凝固性增高

5.止凝血功能障碍:血液凝固性降低、纤溶功能亢进

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概念

7.DIC的病因和诱因

8.DIC的发病机制:DIC的起始环节、继发性纤溶激活、DIC的发展、

9.DIC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出血、休克、脏器功能障碍、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10.DIC的诊断和防治原则:DIC的诊断原则、DIC的防治原则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8.1

50








8.2

20








8.2

80








第九章   克(Shock)

本章要求:掌握休克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代偿期)、淤血性缺氧期(失代偿期)的微循环的变化特点及发生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休克时肺、肾、肠功能障碍的机制。 熟悉休克难治期的发生机制及与DIC的关系;休克时细胞代谢障碍及损伤的机制;休克的防治原则(补液原则和血管活性药的正确使用)。 了解休克的常见病因及分类。

内容:

1.休克概述:概念、休克的常见病因、休克的分类

2.机体正常微循环及其调节: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结构、微循环调节特征

3.休克微循环机制及分期:代偿期(compensatory stage)、失代偿期(decompensatory stage)和休克难治期(refractory stage)的发生机制及微循环紊乱特征、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4.休克的细胞分子机制: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改变与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活化使炎症介质泛滥产生

5.细胞代谢障碍

6.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

7.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功能衰竭(休克肺)、心功能障碍、脑功能障碍、消化道和肝功能障碍、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

8.几种常见休克的特点: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

9.休克的防治原则:去除原始动因、发病学治疗,改善微循环、防治细胞损伤、防治器官功能衰竭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9.1

50分钟








9.2

90分钟








9.3

30分钟








9.4

20分钟








9.5

10分钟








第十章  高血压

本章要求:掌握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熟悉高血压的病因、对机体的影响;了解高血压的防治原则。

内容:

1.高血压(Hypertension):概述、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2.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神经-内分泌系统对血管张力的调节障碍、肾排钠功能降低、血管对缩血管调节反应性增强、血管重塑(维持因素)

3.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和机制:肾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

4.高血压对机体的影响:诱发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高血压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变、高血压肾病、视网膜病变

5.高血压防治原则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10.1

10分钟








10.2

40分钟








10.3

20分钟








10.4

20分钟








10.5

10分钟








第十一章  心功能不全(Cardiac Insufficiency)

本章要求:掌握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变化;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的机制;左心衰竭时呼吸困难机制及表现形式;右心衰竭时水肿的机制。熟悉心力衰竭的原因、诱因及分类,熟悉心功能不全时低排出量的表现。了解心力衰竭的的防治原则。

内容:

1.心功能不全(cardiac insufficiency):概念、病因、心力衰竭的诱因、分类

2.正常心肌舒缩的分子基础

3.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机制:神经-体液的代偿反应、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增多、心肌改建和心室重构

4.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方式:心脏代偿、心外适应

5.心泵功能障碍的机制:心肌收缩成分减少和排列改变、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收缩耦联障碍、心肌顺应性降低、心肌舒张负荷减小与舒张被动阻力增大、心室壁舒缩协调障碍

6.低排出量综合征:心泵血功能降低、动脉压变化、脏器血流重分配

7.静脉淤血综合征:体循环静脉淤血、肺循环淤血

8.心衰的防治:防治基本病因、消除诱因,改善心脏泵血功能,阻抑神经-体液过度激活及拮抗细胞因子的不利作用,干预过度心肌改建,促进心肌生长或替代严重衰竭的心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11.1

50分钟








11.2

60分钟








11.3

60分钟








11.4

20分钟








11.5

10分钟








五、实践环节  病理生理学实验课均在机能实验中心上课

六、课内学时分配

内     容

参考学时

1

病理生理学绪论

1

2

疾病概论

1

3

水、电解质代紊乱

6

4

酸碱平衡紊乱

4

5

缺  氧

2

6

发  热

2

7

应  激

3

8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3

9

休  克

4

10

高血压

2

11

心功能不全

4

七、考核方式

闭卷;闭卷考试成绩占100%。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