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设置 > 教学大纲 > 正文

NURS301547健康评估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07日 点击数:

“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HEALTH ASSESSMENT

课程编号NURS301547

   68 (理论学时:44 实验学时:24)          

   3.5

适用对象:四年制本科护理专业

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吕探云.健康评估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许有华,魏武.临床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4.姜亚芳.健康评估.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5.李宁.护理诊断手册.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6.Fuller, J. Health assessment: a nursing approach. Phila.: Lippincott,2000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性质:健康评估(Health assessment)是高等护理教育中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桥梁课程,是研究诊断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是临床护理各专业学科的重要基础。

目的:课程的内容广泛,从如何与患者交流,到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方法,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检查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诊断性推理,分析、综合资料,对资料进行分组,以发现其中的意义并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二、课程内容简介

健康评估是高等护理教育中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桥梁课程,是研究诊断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是临床护理各专业学科的重要基础。

课程的内容广泛,从如何与患者交流,到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方法,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检查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诊断性推理,分析、综合资料,对资料进行分组,以发现其中的意义并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通过教学,学生能独立进行问诊和体格检查,并能综合问诊、体格查和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做出初步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写出完整的护理病历。同时具备监测病人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及危重并发症发生可能的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

1. 基本概念清楚,基本技能熟练,基本知识牢固。

2.能独立通过问诊收集病史,并了解主诉和症状的临床意义。

3.能独立进行体格检查,达到熟练、准确的程度。

4.掌握心电图操作,能区分正常和异常心电图,并能初步判断常见异常心电图。

5.掌握实验室检查的标本采集要求、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6.能书写完整的护理病历,根据问诊、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做出初步护理诊断。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识记:

1、健康评估的内容、要求。

2、健康评估学习的重要性。

3、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

1、健康评估的概念及重要性

2、健康评估的内容

3、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及要求。

第二章 健康评估方法

【目的要求】

识记:

健康资料的来源。

健康资料的类型

领会: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运用:

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

望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概述

健康资料的来源

健康资料的类型

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

(1)问诊

(2)体格检查

第三章 常见症状评估

【目的要求】

领会:发热、水肿、咳嗽与咳痰、咯血、发绀、呼吸困难、心悸、恶心与呕吐、呕血与黑粪、便血、腹泻、便秘、黄疸、抽搐与惊厥、意识障碍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运用:上述症状护理评估要点。

【教学内容】

常见临床症状(发热、水肿、咳嗽与咳痰、咯血、发绀、呼吸困难、心悸、恶心与呕吐、呕血与黑粪、便血、腹泻、便秘、黄疸、抽搐与惊厥、意识障碍)的概念、机理、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评估要点。

第四章  体格检查

第一节 全身状态

【目的要求】

领会:全身状态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运用:全身状态检查的内容及方法。

【教学内容】

全身状态(包括性别、年龄、生命体征、发育与体型、营养状态、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及步态)的评估及与疾病的关系。

第二节  皮肤

【目的要求】

领会:皮肤相关资料收集的内容。

运用:皮肤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皮肤检查方法、内容(颜色、湿度、温度、弹性、皮疹、压疮、皮下出血、蜘蛛痣及水肿)与临床意义。

第三节 浅表淋巴结

【目的要求】

领会:浅表淋巴结的分布与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运用:浅表淋巴结检查的内容、方法。

【教学内容】

浅表淋巴结的分布;

检查方法;

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第四节 头部、面部与颈部

【目的要求】

识记:头部、面部、颈部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运用:头部、颈部的检查顺序与方法。

【教学内容】

1、头颅外部一般检查。

2、眼、耳、鼻检查。

3、口腔检查:唇、口腔粘膜、牙及牙龈、扁桃体、咽和腭、舌等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4、颈部检查:颈部活动情况及外形检查,甲状腺及气管位置检查,颈部静脉怒张及静脉或动脉搏动的临床意义。

第五节     胸部

【目的要求】

领会:

1、肺部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2、心脏各种震颤的临床意义,能比较准确的叩出心界。

3、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及临床意义,正确掌握其叩诊要点,并能辨别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

4、常见心律失常的特点(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及心房颤动)。

运用:

1、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方法在胸廓及肺部的应用。通过相互检查,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

2、第一与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鉴别要点,并了解其增强、减弱的临床意义。

3、能比较准确的叩出心界。

【教学内容】

1、胸部常用的骨骼标志、划结及分区的意义。

2、胸廓:正常及病态的胸廓。

3、肺部的检查:

(1)望诊:肺叶在体表的投影,呼吸的类型、节律、深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触诊:语颤的检查方法,产生机理,正常胸部语颤的特点。

(3)叩诊:

①叩诊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间接与直接叩诊法,重叩诊与轻叩诊法。

②叩诊音的种类: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及实音。

③肺界、肺下界移动度的叩诊法及其临床意义。

(4)听诊

①正常肺部呼吸音的种类(肺泡性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性呼吸音)、特点及分布。

②病理性呼吸及临床意义,肺泡性呼吸音的增强、减弱或消失及呼气延长。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性呼吸音。

③罗音:罗音的发生机理、分类、特点和临床意义。

湿性罗音(水泡音):大、中、小水泡音,捻发音。

干性罗音:哨笛音、鼾音。

④胸膜磨擦音的发生机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⑤语音共振:语音共振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5)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气胸等。

4、心脏:

(1)望诊

①心前区外形

②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③心前区及其他部位的搏动的临床意义。

(2)触诊

①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节律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②心前区震颤的原因、部位、时间(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及其临床意义。

(3)叩诊

①心脏叩诊方法。

②正常心脏浊音界及心脏浊音界改变的原因、特点及临床意义。

③心界各部的组成及胸部、腹部疾病对心浊音界的影响。

(4)听诊

①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

②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理,第一、第二心音的鉴别方法。

③心率与心律。

④心音的变化:

A.第一心音的强度、性质、改变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B.主动脉瓣区及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减弱或分裂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⑤心脏杂音

A.心脏杂音产生机理。

B.分析杂音的注意点:部位、性质、杂音的时期(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强度(收缩期杂音的分级)及传导方向。

⑥心包磨擦音的产生原因、特点、临床意义及其与胸膜摩擦音的区别。

(5)循环系统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心功能不全、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等。

第六节   周围血管检查

【目的要求】

识记:血压改变的临床意义。

领会:脉搏检查方法与血管体征。

运用: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教学内容】

1、动脉搏动、脉率及脉律。

2、脉搏的强弱、大小、血管紧张与动脉壁的情况。

3、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

4、水冲脉及奇脉、毛细血管搏动征、血管杂音及射枪音。

第七节    腹部

【目的要求】

识记:体表划线、分区与腹腔内脏的关系。

领会:腹部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运用:腹部检查方法(重点为肝、脾触诊)。

【教学内容】

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2、腹部检查:

3、望诊:

(1)腹部外形;

(2)呼吸运动;

(3)腹壁静脉曲张;

(4)蠕动波;

(5)皮肤及其他。

4、触诊;

(1)触诊方法;

(2)触诊内容:腹壁紧张性、腹部压痛、压痛点及反跳痛、肿块、肝、胆、脾、肾的触诊。

(3)叩诊:

①肝脾叩诊及肾区叩击痛;

②移动性浊音及波动感。

5、听诊:

(1)肠鸣音;

(2)振水音;

(3)血管杂音。

6、腹部常见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化性溃疡、门静脉高压症、腹膜炎

第八节   肛门、直肠和生殖器

【目的要求】

识记:肛门、直肠检查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生殖器、肛门和直肠检查。

第九节   脊柱与四肢

【目的要求】

领会: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及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脊柱:正常曲度、畸形、压痛和叩击痛,运动功能障碍。

2、四肢:肢体的位置与形态异常、运动障碍、关节病变、下肢静脉曲张。

第十节   神经系统

【目的要求】

识记: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方法(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的检查)。

运用: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2、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

(1)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2)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3)病理反射:

①锥体束征:

A.柘反射(Babinski征)及其临床意义相同的奥本海姆(Oppenheim)征、戈本登(Gordon)征。

B.霍夫曼(Hoffmann)征。

C.阵挛:踝挛及膑阵挛。

②脑膜刺激征:

A.颈项强直。

B.克尼格(Kernig)征。

C.布鲁辛斯基(Brudzinski)征。

第五章  人体功能性健康评估

【目的要求】

识记: 有关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营养与代谢、排泄、活动与运动、睡眠与休息、认知与感知、自我概念、角色与关系、性与生殖、压力与应对及价值与信念的基础知识、评估重点和相关护理诊断。

领会: 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营养与代谢、排泄、活动与运动、睡眠与休息、认知与感知、自我概念、角色与关系、性与生殖、压力与应对及价值与信念的评估方法。

【教学内容】

1、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

2、营养与代谢。

3、排泄。

4、活动与运动

5、睡眠与休息。

6、认知与感知。

7、自我概念。

8、角色与关系。

9、性与生殖。

10、压力与应对。

11、价值与信念。

第六章  心电图

【目的要求】

领会:

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图像,正常值。

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及临床意义。

几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运用:心电图的正确操作。

【教学内容】

1、简述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及常用导联。

2、心电图的各个波段、波形的测量法及其正常值。

3、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4、扼要介绍几种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1)左、右房、室肥大。

(2)过早搏动。

(3)心房颤动。

(4)房室传导阻滞。

(5)异位性心动过速。

(6)心肌缺血、心肌梗塞。

第七章  实验室检查

【目的要求】

识记:

1、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血清总蛋白测定,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血清蛋白电泳,甲种胎儿蛋白。

2、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定量测定,尿胆红素及尿胆原检查。

3、血清酶学检查:血清转氨酶、磷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单胺氧化酶等测定。

领会: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值及其增减变化的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尿液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常用肾功能试验的方法与其临床意义。

粪便检验法及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

粪便隐血试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测定的方法及参考值。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理变化,以及病理性增多或减少的临床意义(以减少为重点)。

2、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

(1)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的参考值及生理变化。

(2)各类白细胞增多与减少的临床意义。

3、红细胞比积测定、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的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4、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5、网织红细胞计数:染色原理、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6、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7、尿液检验

(1)尿标本的收集与保存。

(2)尿液检查的内容和研究意义

8、常用的肾功能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9、肝功能试验
1)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血清总蛋白测定,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血清蛋白电泳,甲种胎儿蛋白。

(2)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定量测定,尿胆红素及尿胆原检查。

(3)血清酶学检查:血清转氨酶、磷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单胺氧化酶等测定。

10、粪便检验
1)标本的采集。

(2)粪便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3)隐血试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第八章 影像学检查

【目的要求】

识记:超声波检查的方法及常见疾病的表现。计算机体层摄影的原理及常见疾病表现;了解磁共振成像原理及常见病表现;了解放射性核素检查的项目及常见病表现。

领会:常用X线检查前后的护理配合;熟悉各系统基本病变的X表现;熟悉超声波检查的前后护理。

【教学内容】

1、X线检查

(1)概述

(2)X线临床应用的基本知识:X线的特性、X线成像原理、X线图像的特点

(3)X线检查方法:普通检查、特殊检查、X线检查中的防护

(4)X线检查在各系统的应用

2、超声波检查的方法及常见疾病的表现

3、计算机体层摄影的原理及常见疾病表现

4、了解磁共振成像原理及常见病表现

5、了解放射性核素检查的项目及常见病表现。

第九章   护理病历书写

【目的要求】

识记:护理病史的构成。

领会:书写护病史的基本要求。

运用:护理病史的记录。

【教学内容】

护理病史书写的基本要求、构成、记录(入院评估表、住院评估表、护理诊断项目表、护理记录表、标准病人教育计划表、PIO记录书写方法)。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大作业

其他

1

1








2

1








3

5








4

19

18







5

4

3







6

4

3







7

4








8

4








9

2








  1. 实践环节

    1、全身状态、皮肤、浅表淋巴结、头面颈部评估,3学时;

    2、胸部评估,6学时;

    3、腹部评估,3学时;

    6、脊柱、四肢与神经系统评估, 3学时;

    7、心电图,3学时;

    10、人体功能评估,3学时;

    11、全身系统检查,3学时。

    六、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成绩占 50%,平时作业占 20%;实验成绩占30 %。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