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规章制度 > 教学规章 > 正文

西安交通大学综合改革方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07日 点击数:

西安交通大学综合改革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西安交通大学章程》,结合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办学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改革更新观念,以改革探索路径,以改革增强活力,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战略思想,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形态、新体制的关键所在。

在全面贯彻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学校工作与国家创新发展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四项基本功能相互冲突和矛盾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全员育人的内生动力不足;领军人才和核心骨干队伍建设短板突出,分类管理与评价体系尚不健全;学科专业布局结构有待优化,一流学科建设差距较大,学科建设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现象比较突出;基层学术组织建设薄弱,创新潜力尚未很好发挥;科研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增强,成果转化存在“死亡谷”现象;国际化发展机制尚需完善,合作水平有待提高;产学研推进工作机制不健全,服务经济社会力度不够;办学资源短缺,资源配置机制不顺畅,资源利用率不高;后勤保障能力与服务水平偏低,管理体制机制不顺;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师德师风学风建设任务艰巨;学校治理结构有待改革,行政管理条块分割,管理碎片化;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概括起来讲,相对保守落后不畅的管理体制机制束缚了办学活力、创新能力和发展动力。

1.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融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遵循教育发展规律,调动师生的创新活力,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改革目标

实现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逐步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从现在起到2017年,着力破除影响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学生为本、质量一流、创新创业、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制;构建“分类指导、岗位管理、开放竞争、科学评价”的人事管理体制;构建“结构优化、质量导向、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学科和科研新体制;构建“教师重教、学生乐学、管理精细、服务高效”的文化环境。到2020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在人才培养体制、人事分配制度、学科和科研体制、服务社会发展体制、资源配置体制等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形成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代大学新体系、新架构。

3.基本原则

坚持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加强综合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创新性、前瞻性,解放思想,凝聚共识,顶层设计,提升效益。

坚持改革的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处理好全局与局部、传承与创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战略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突出可操作、可检查、可评估。

坚持群众路线,增强广大师生的主人翁意识,聚焦难点,回应关切,形成师生共同谋划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共享改革成果的新局面。

二、改革任务

(一)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巩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大批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1.深化招生体制改革

改革完善按大类招生体系;建立符合国家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要求并适应学科发展布局的招生计划分配办法;健全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学科/专业招生的成本核算、预警、调减和退出机制。

改革完善“学业优秀、思维创新、体能达标、心理健康”的少年班、自主招生等改革试点的评价与选拔体系。

2.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改革完善校、院、系人才培养组织体系。创建本科生院,重组优化本科教育、管理和服务机构,按本科专业重构基层教学组织、课程教学团队和实验教学组织,构建通识教育书院制和专业教育学院制相结合的育人新体系。

改革依据分数评价教学质量的管理模式,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构建高水平科研支撑人才培养体制。建立“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创新”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与评价体系。改革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与聘任制度,完善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和教学质量动态评估机制,取消教学效果差的教师授课资格。

建立适应高考改革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个性化、模块化人才培养新方案,构建本、硕、博贯通式课程体系,实施专业核心课认定制度,建立学生自主选修第二专业激励机制,加强实践训练,强化平时考核与过程管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改进美育教学,促进青年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

实施大学生思想教育、素质拓展和综合能力提升计划;坚持以第一课堂质量为基础,加强课程实践、社会实践、校外实训为载体,构建资源共享的协同育人体系。建立完善学生“三创”意识、实践能力和创客等培养机制,创新各类教改计划,鼓励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材和教学当中,构建创客/极客工作室,研发一批体现交大特色的高水平网络在线课程。

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完善院系和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机制,丰富交流评比活动,持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建立规范化、精细化、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以及教育教学评估机制。

3.深化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

实施研究生优质生源工程;建立适应学科布局、质量引导的招生计划分配办法;构建以博士生(含长学制)为主的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培养体系和以专业学位为主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体系;改革研究生考试选拔办法,实施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

建立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引领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与管理模式。构建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体现国际化水准的研究生培养新方案。实施交叉学科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试点,开展研究生第二学位试点。推进硕士研究生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博士研究生以培养研究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改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加强政策支持,提高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

强化以院系为主体、以导师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适应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方法;试点开展一级学科博士点国际化评估;实施动态审核学位授权点,关停并转不适应、不合适的学位授权点;加强研究生导师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提升指导能力。

完善研究生“三助一辅”管理办法,改革奖助体系,以信息化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质量保障的精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4.深化实践教学与“双创”教育改革

改革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保障实践教学投入,改革完善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

改革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机制,推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向本科生开放,鼓励学生依托科研平台开展学科竞赛、科研训练、课题研究等创新活动。完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争取企业和科研机构设立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探索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新途径。

统筹学生创业团队、培训师资、保障资金等资源,完善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支撑机制,建立创业规划、训练、孵化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实践体系;建立创业导师制度,构建创业培训课程和创业资助体系,加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

5.深化人才质量评价和就业指导体系改革

改革专业和课程质量保证机制;构建多维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以过程评价与课程考核相结合的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建立毕业生满足社会需求的反馈和教学过程动态改进机制,实施培养过程质量控制;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与院系资源配置的关联机制;构建人才培养过程的大数据、精细化、信息化管理体系。

整合校内资源和社会力量,实施职业导师计划,构建学生就业指导资源库,完善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的专业化队伍培训机制。

6.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

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实践研究中心建设,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师职务晋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改革辅导员的评聘和晋升机制。

创新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机制,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和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相结合的学工队伍建设。深化学生学业辅导、经济资助和心理援助体系改革。

(二)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以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高水平队伍建设为目标,优化人才环境,破解瓶颈问题,努力建成一流人才队伍。

7.建立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合同聘用制度

坚持院为主体、系为基础的原则,完善各类队伍的准聘—长聘制度,强化各类人员的动态管理和岗位管理,推进实质性合同考核,逐步实现“能上能下”的岗位聘用;结合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教职工社会保障体系,打通人员出口,构建“能进能出”的人员流动机制。

8.推进队伍建设重心下移机制改革

坚持责权利相统一,强化学院队伍建设主体责任;实行与学院目标、层次、任务、贡献相匹配的薪酬核算制度;实施人才队伍建设目标责任制,建立与发展目标、绩效评价相一致的资源配给制度。

实施分类指导,完善更加符合人员类别特点、岗位特点、学科特点的考核评价与晋升激励机制;打破学科壁垒,实施教师双聘考核制度;强化代表性成果评价,引导教师融入国际学术主流;建立各类人员业绩公示和降级、分流及转岗制度;建立考核结果与岗位聘用、绩效分配的关联制度,实现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目标相统一。

9.健全薪酬与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

坚持“重实绩、重贡献,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原则,构建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收入分配制度;与合同考核和岗位聘用相结合,建立与贡献相适应“能高能低”的薪酬动态管理机制。激励教师围绕“三个面向”产出“顶天立地”成果;以保持区域领先为原则,建立与学校目标和队伍水平相一致的教职工收入稳步增长机制。

10.深化教师队伍的内涵式发展

与实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相衔接,通过实施各级各类人才计划,使领军学者、青年拔尖人才等学术带头人数量明显增长;以吸纳海外青年人才和培养校内青年人才为抓手,使教师队伍总量明显增长,学缘结构明显改善,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

坚持人才培养与引进并重,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构建吸引具有一线实践经历教师的有效机制。

11.组建高水平、成规模的专职科研队伍

依托国家和省部重点科研基地、创新港科研平台,以提升承担国家及行业重大科研任务能力、促进产学研转化为重点,完善按需设岗、动态管理、成本共担、即时流动的用人体制,建好一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专职科研队伍。

12.推进实验技术队伍分类管理改革

加强基层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改革实验技术岗位分类和人员聘用机制,强化合同管理;加大优秀青年实验技术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强化绩效考核,促进人员流动。以科技创新港建设为契机,围绕高水平实验技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实验技术人员招聘、评价、晋升、培养、流动管理体系。

13.改革职员队伍与服务队伍的管理体制

实行职员队伍的分类管理,明确管理职责,精简岗位,建立一支业务精良、执行力强的管理队伍。

围绕行政服务、技术服务、教学科研事务、后勤产业需求,采用社会化用人方式,组建规模适度、针对性强、保障有力、高效灵活的服务队伍;改革管理与服务部门的质量监管制度、部门业绩与部门负责人的任免关联制度。

(三)深化学科建设和科研体制改革

加强学科布局的战略规划,统筹规划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建设资源;调整学科结构,实行顶层设计、分类指导和分层建设,强化冲击世界一流水平和战略必争学科建设,注重考核学科在领域或行业的影响力,促进若干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14.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

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实施“工科引领计划”“理科跨越计划”“经济管理跃升计划”“生命医学突破计划”“人文社科名师名课名著计划”等,打造与学科层次定位相匹配的教师队伍,建设优势学科方向,按照方向布局进行平台与创新能力建设,建成世界一流的工科和理科,在经济管理、生命医学、人文社会学科群中产生若干优势学科,逐步形成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自身学科发展相促进的学科结构。

从培育新的优势学科战略高度,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鼓励建立交叉研究机构,加强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建设,主动引导产生一批新的交叉学科方向;采取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构建开展交叉研究的人员双聘机制;探索适合交叉学科的评估机制,实现交叉学科的成果互认。

15.深化学科建设管理体系改革

将学校发展战略、学科建设规划与“双一流”建设有机结合,健全学科建设管理体系,健全学科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学科淘汰机制,改革学科建设资源决策和调配体系;完善学科建设资金投入、空间配置、人力资源保障、学生资源提供及其他建设投入的优先配给和后配给机制。

进一步明晰相关职能部门在学科建设中的职责,强化部门责任,健全协调工作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执行的高效性。

16.深化学科组织管理模式改革

以科技创新港建设为契机,深化学科组织管理模式改革。创新学科组织与管理模式,构建基础学科、工程学科、生命医学学科、人文社科学科四大板块,建立校、院、所三级科研管理体系;将现有优质科研资源集中到科技创新港,按不同类型研究需求,建立分析测试、微观表征、大型计算等大型设备共享资源平台,结合学科特有仪器设备建设,打造一流学科高峰。

强化院系在学科建设上的主体责任,保障基层学术组织学科建设的自主权;建立完善学科设置、整合、调整、撤销的评估审批程序。

17.建立健全学科建设绩效考核体系

强化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健全学科建设责任体系,落实建设责任人,明确学科建设核心指标,构建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与绩效津贴挂钩的管理体系。

构建学科分类评价、动态调整、淘汰机制。限期整改学科建设进步缓慢、学科队伍未见起色、绩效评估排名40%以后的学科。关停并转建设成效差、无发展前途的学科。加强对战略必争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的指导、支持与评估,完善动态调整和责任追究机制。

18.改革完善学术决策和评估机制

加强学术发展的顶层设计,完善重大学术问题启动机制,组建若干高水平科技智库。建立学科发展、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影响等科学评估管理机制,并依据评估结果调整学术资源配置。

依托重点科研基地,构建重大科学、重大工程项目的策划咨询机制,发挥专家学者、拔尖人才在国家科技战略中的决策咨询作用,改革创新团队建设模式,在可比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构建完善学科建设成效的动态监测机制。完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学科分类评估机制,重点评估学科业绩“增量”、发展状况和潜力。学科建设绩效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19.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对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以承担基础研究和重大项目、产出重大科技成果为导向,完善高水平创新团队组建和管理机制,优化激励科学研究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加强科研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强化科研投入产出管理,健全以创新、质量和效益为主线的校、院科研评价体系。基础研究重点考核一流成果,重视同行评价或国际评价;应用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重点考核承担国家或横向大项目、获得专利技术及其转让情况。改革研究人员的聘用管理、资源配置、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公平竞争、强化目标管理、突出建设绩效。

改革国防科研管理机构和工作机制,组建军工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与国防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平台建设,建立重大国防科研的学科交叉、团队组织与管理机制,在资源配置上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机制。

改革人文社科研究管理机构,健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和学术标准体系,完善研究成果转化机制和智库咨询渠道交流共享机制。

以提升科研质量和效益为重点,健全切实可行的科研保障机制。设立原始创新和学科交叉基金,出台基础研究奖励办法,鼓励产生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完善自主创新政策措施,出台专利技术转让和承担大项目的奖励办法,推进协同创新,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设立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基金,鼓励交叉研究;加强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实施省部级实验室运行基金计划,加强科研基地服务支撑能力建设;制定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科技成果奖励办法。

制定高水平学术期刊发展计划,改革学术期刊与科研协作互动机制,支持创办高层次国际学术期刊。

20.深化医学教育与管理体制改革

瞄准国际医学前沿和人民健康重大需求,构建医学与理、工、管等学科交叉融合机制,做大做强医科研究,促进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结合,开展西部重大疾病防治协同创新研究,打造优势医学学科群。加强医学核心骨干队伍建设,开展多学科、多方面联合参与的重大科研攻关,提升医学学科创新和转化能力。

完善“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5+3+X”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拓展医学国际合作,创办MD+PhD实验班;深化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化“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改革,提升医学生岗位胜任力。

适应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开创新医疗技术,拓展附属医院发展空间;构建新型医疗联合体,探索互联网医疗新模式,完善与基层医院合作以及分级诊疗模式,打造区域医疗中心,服务“健康中国”发展战略。

(四)全面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

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机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加强国际科教协同创新。

21.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体制改革

完善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实质性合作的体制机制,重点培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环境、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等基础交叉学科;构建一批具有一流水平、多学科交叉的国际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探索与国外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建立国际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机制。

完善院系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激励机制,鼓励院系设立国际合作基金和创办国际期刊。支持教师广泛参与国际合作研究,引导教师参加或牵头组织各类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和科学工程,产出一流学术成果。鼓励教师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国际期刊任职,参与国际规则、国际标准的研究和制订;构建完善院系国际化成效考评指标体系。

推进“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建设,创建高端专业子联盟和“一带一路”高水平智库;创新合作办学模式,实施境外办学计划,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国际学院;加强国际联合实验室的筹建工作;实施“新丝路学者计划”“青年领袖培养计划”等,完善国际专家和海外优秀人才引进机制,面向全球招聘学术骨干和高水平师资,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

22.深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和留学生培养机制改革

拓宽渠道,整合资源,探索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开展“3+2”“2+2”“4+1”等联合培养本科生计划,实施双硕士、双博士项目计划。构建博士生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和三个月以上国际合作项目机制。发挥院系在人才培养国际化上的主体作用,实现每年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国(境)外交流人数增幅超过两位数。

改革留学生招生体制,拓展留学生来源,提高留学生培养层次和研究生比例,扩大入学水平认证力度,完善留学生比例稳定增长机制。统筹国家留学生奖学金,拓展社会资源,完善留学生奖学金评定资助体系。深化留学生培养方案改革,完善留学生课程设置,建设具有前沿性、交叉性且受益面广的共享性英文课程体系,支持若干学科推进海外知名教授主导的全英文课程改革,构建英语授课教师的准入机制。

(五)深化服务社会体制机制改革

围绕国家和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服务社会功能。

23.深化产学研合作管理机制改革

贯彻国家《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深化产教研融合,提升科技创新港的“港口”吞吐能力,为产学研在创新技术、创新成果、创新人才等方面起到支撑作用。

进一步明确科研院、科教院、大学科技园、资产公司、各类研究院等科技成果转化部门职责,构建2011协同创新的工作与考评机制;发挥各类研究院和科技园等单位的“转化码头”“孵化码头”和“起航码头”功能,完善协同工作机制。围绕建立科技研发和科技产业链,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科研为支撑、以资本为纽带、市场化运作、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科技创新发展体制。

利用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品牌输出、管理输出、项目合作等方式,探索举办体制机制灵活、社会资源参与的教育机构,构建人才培养新格局。

深化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事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与所投资企业以资本为纽带的产权关系,加强对所投资企业的监管。支持资产公司发挥好投融资作用,健全回报学校的监管机制。实施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与年度、任期薪酬挂钩方案。

24.深化继续教育体制改革

改革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体制机制,健全统一管理、运行有效、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

加大对继续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改革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扩大专业覆盖面,适度扩大办学规模,主动对接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技术更新。健全继续教育质量保障和评估体系;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改革继续教育财务管理体系,加大回报学校力度。

(六)深化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保障学校持续发展。

25.深化资金配置体制改革

依托政府投入主渠道,面向市场、服务社会,引入经营理念,运用市场杠杆,建立有效运营机制,发挥学校品牌资源、教育资源、科技资源、校友资源等优势,建立多元化筹集办学资源体系,为学校稳定发展提供财力支撑。

加强学校理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校友会等机构筹资功能,增强学校筹资能力;制定与实施单位和个人为学校发展筹措资金的激励政策。完善政府、社会和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增加学校收入。盘活闲置土地,利用学校品牌资产进行有效经营和管理输出等方式,增加对学校的回报。构建科研优势、社会资源联动机制,打破部门、单位体制壁垒,实现学校利益最大化。

以预算体制改革和经济政策调整为重点,调整学校与院系在资源配置、经费预算和管理权限等方面的关系,发挥院系在争取资源、配置资源和办学成本控制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基层办学经费下达比例,改变院系经常性经费分配方式,扩大院系经费统筹使用权。

强化办学成本核算,以效益评估和审计结果指导资源增量分配,逐步实施差额预算制,优化支出结构,逐步形成院系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平衡的管理机制。建立院系的财权与事权挂钩,完善权、责、利相结合的问责机制,考评投入与产出效益。

强化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作用,管理和平衡分管领域发展与运行的资金供求,建立项目经费的后配给机制,建立盘活存量资金的有效机制。

26.深化资源与采购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各类资源从配置、使用管理到绩效评估的全周期管理体系。加强对各类资源的统筹配置,保障各类公共平台的建设和作用发挥。推进校、院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构建分层分类的仪器设备共享网络,构建教育与学术文献资源服务平台,提高各类仪器设备的服务质量和使用效率。

建立完善科研设备使用成本核算机制。实施资源使用效果和效益评估审计。以效益评估和审计结果指导资源增量分配、规范和管理各单位资源使用行为。构建提高存量资产的利用效率、增量资源配置效益的配置机制。

健全能源消耗监控体系,改革能耗指标和能耗费用结算奖励办法。

改革采购招投标机制。改革完善校内招投标决策与运行机制,构建建设工程招标分级管理体系。建立投标单位信用管理机制,完善对投标施工单位的准入机制和评价机制。推进国家下放资产处置权、对学校知识产权的使用、转让等所取得的收入由学校自主留用和支配机制改革。

深化校院管理、教代会监督下的资源配置体制改革。严格内部控制体系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领域管理与监督。

27.深化信息化建设体制改革

改革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强化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构建信息化建设与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工作的融合协同机制,为有效运行提供响应迅速、契合有效的信息服务。

统筹校内外各类资源,建设具备自我造血机制、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网络、云计算基础设施和精细化管理、运行维护与服务体系,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利用率,扩展服务范围。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机制,构建覆盖各校区、科技创新港的一卡通平台、数字校园等一体化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服务机制。

健全信息化标准规范。构建基础数据共享利用与部门业务系统协同推进机制,建立引入外部资源支持学校信息化建设机制。

28.改革校园建设与管理机制

完善校园基本设施的质量标准,优化校园工作学习生活设施布局。以学科发展规划为主线,牵引校园规划,科学合理、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各校区建设水平和发展效益。

改革校园秩序综合治理模式,建立学校与地方公安、交通、城市综合管理等执法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推动政府健全校园及周边环境秩序治理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校园及周边环境秩序的整治力度。

改革创新基本建设决策与管理机制,做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顶层设计。兴庆、雁塔、曲江校区以做减法为主,分批拆除违章建筑及阻挡消防通道的临时建筑;建立校园历史建筑和环境保护机制。

29.改革公用房和教职工住房管理体制

实行公房资源分类管理,改革公房使用的定额标准以及使用效益评估办法;探索公房使用与教学科研绩效联动的评估机制,构建“定额配置、有偿使用、收补分离”的公房管理体系,完善公平公正的公房配置和准入退出机制,改革公房物业管理机制。

完善政府廉租房管理机制,建立校院参与、进退联动、教师监督、专业服务的公寓管理制度,改革保障青年教职工居住条件的管理模式。深化教职工住房体制改革,完善教职工住房调配管理服务机制,逐步实现住房供给市场化和管理社会化;探索科技创新港智慧学镇管理服务新模式。

(七)深化后勤体制改革

深化后勤体制改革,完善治理体系,转变运行机制,强化服务支撑。

30.深化后勤保障体系改革

加强后勤规划与布局的顶层设计,成立后勤保障部,构建体制顺畅、机制灵活、反应迅速、保障有力、服务优良、监督有效的新型后勤服务体系。

重构后勤系统队伍,加强后勤服务急需的管理与技术骨干队伍建设,科学设置业务骨干岗位,规范后勤人员行为管理和服务质量评价。对专业性强的业务岗位拓宽进人渠道,构建以岗位为基础、以绩效为导向的后勤薪酬分配机制。

按照“管理到位、监督到位、核算到位、保障到位、服务到位”原则,成立由后勤保障部负责管理的后勤服务核算中心,属学校财务部门监管的二级财务部门。

改革社区管理体制,将社区管理职能由住房处调整到后勤物业中心。完善社区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社区功能,营造社区管理服务新模式。

深化教职工医疗保险改革,推进校医院管理机制改革,建立逐年递增的在职与退休教职工体检经费机制。体育场馆管理和服务要探索提高质量和保证效益新模式,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探索养老保险、居家养老机制改革。

(八)弘扬优良传统,创新大学文化

坚持以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静心治学,引导青年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学,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不断增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软实力。

31.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以“西迁精神”“饮水思源”文化、“钱学森道路”为主线,开展“思想交大”建设。深入开展时代精神、形势政策、历史传统、改革开放、国家安全等教育,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旗帜,加强教工职业道德和作风建设,弘扬正气,树立新风,持续推进“奉献报国的使命文化、严谨精致的卓越文化、开拓进取的创新文化、团结互助的团队文化”建设。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校史馆,筹建特色鲜明的高等工程教育博物馆。保护和利用学校优质思想文化资源,培育一批凝练核心价值、展现文化特色、彰显精神风貌的大学文化精品,充分发挥其教化育人作用,推动先进文化建设。

(九)深化内部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改革

健全学校章程落实机制,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

32.进一步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

探索学校与政府、社会的新型关系,强化办学主体地位,逐步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办学、社会广泛支持的办学格局。完善教育部、陕西省、国家卫计委共建学校的体制机制,完善省部对学校的常态化支持机制,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

改革学校以质量为导向的自我约束、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发挥学校理事会对改革发展的咨询、协商、审议、监督等功能。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科研开发、技术服务、就业创业等方面,加强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拓展办学资金来源渠道,丰富社会参与办学的途径与方式。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保障社会公众对学校重要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33.改革完善学校法人治理体制

加强以学校章程为基准的制度体系建设,改革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加强政策研究、法律咨询和教育研究机构建设。

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教师评价、教学评估、科学研究和学术道德建设等事务上的主导作用,体现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相对独立、相互支撑。健全学术委员会或专门委员会开展交叉学科和重大平台论证、重大项目研判机制;改革行政权力的监督约束机制,完善对学术不规范、学术道德沦丧行为的调查程序和处理机制。

推进办学重心下移,明晰学院的办学主体责任,厘清校、院、系(所)权责配置及实现方式。规范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决策执行的问责制度,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健全重要决策事项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制度,改革完善院系绩效评估机制。

深化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完善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为主的院、系建设,完善以研究生培养为主的院、所建设;发挥基层学术组织和教授会学术事务上的自主性;赋予基层学术组织相应的办学自主权和资源调配权,配强基层学术组织负责人,提升基层学术组织运行质量与效率;改革基层学术组织发展与考评机制,鼓励跨学科、跨系所开展研究。

发挥好教代会、学代会作用,健全校内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

34.推行管理机构体制改革

实施机构与编制设置核定,厘清机关部门职能,优化机构设置,规范部门职权,打破条块壁垒,消除管理盲区,强化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完善主动担责、衔接流畅、运行高效、反馈及时的运行机制。

简化管理层级,优化工作流程,制定责任清单和服务清单;以问题为导向,改革业务培训体系,健全岗位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强化重要事项督办机制。完善各类信息的有效沟通、公布机制,完善以服务对象为主的机关绩效评价制度。

35.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

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方法举措,着力发挥好宣传思想工作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水平,建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增强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能力。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创新活动内容、形式和载体,切实发挥分党委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统筹推进基层行政组织、学术组织与党组织建设。健全基层党建标准和考核机制,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着力提升基层党建成效;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管理、培训和监督机制,探索干部分类管理,强化干部任期制,完善干部能上能下、交流轮岗机制,统筹考虑各类干部成长路径,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大管理骨干和后备干部培养,着力造就一支与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相适应、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

落实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全面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及制度创新,构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强化管理问责的运行机制。建立分党委定期汇报履行主体责任情况制度;健全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专项监督和专项治理体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运用好“四种形态”,加大对违纪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三、组织领导

学校发展正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深化综合改革将为制定和实施学校“十三五”规划,破除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供强大动力。

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综合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建立分管领导牵头的改革责任机制,细化实施方案,形成改革线路图和时间表。

职能部门、直属单位是落实改革方案具体工作的主体,负责制订实施方案。院系党政一把手是推进本单位改革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本单位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各单位改革方案要紧扣学校改革目标及任务,落实目标责任,保障改革方案的可操作性。

实施改革目标考核,将核心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各级领导班子业绩考评的主要依据,以及资源增量总体配置的重要参考。建立改革与成效跟踪评估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

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凝心聚气、全力创新,坚定不移地完成改革任务,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